15

“六个更加注重”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8年03月30日

截至目前,全区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达1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3家

本报讯(王晓乐、皮家琪)春意盎然的渤海新区到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在总投资1000亿元、一期投资60亿元的恒大童世界项目建设现场,50台打桩机、2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400多名工人共同奏响了项目建设的乐章。这是渤海新区按照“六个更加注重”原则引进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每年将为渤海新区带来1500万人次游客,拉动旅游消费约100亿元。

渤海新区把引进高质量项目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立足加快转型和结构调整,突出“六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规划引领、更加注重制造业、更加注重集约发展、更加注重外向型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决实现绿色发展,是适应新常态、增创新优势、谋求新跨越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为此,渤海新区坚决跳出传统重化工业区、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思维,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低能耗、低排放的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聚集;持续保持整治高压态势,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整治企业非法排放、施工运输扬尘、非法料场堆场;强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突出蓝色海洋、绿色湿地和农垦、红色革命、金色历史“四色文化”,全力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深入开展绿化渤海新区大地行动,提升全域绿化水平,满足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渤海新区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放大“一章审批”效应;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北京科创产业园、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产业基地、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产业化促进基地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千人计划”,柔性引进22名清华博士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路万里落户创业。截至目前,全区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达11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4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3家。

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渤海新区加强规划管理,在完成总规修编基础上,集中开展排水等12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实施港城生活区等9个控规编制及修编,实现控详规全覆盖。继续发挥规划审批会审核统领作用,去年先后召开规划审批会21次,审议把关城建等规划、设计方案共计220余项。先后出台《沧州渤海新区城市规划建设导则》等,强化“规划即法”理念,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科学遵循。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引擎。今年以来,渤海新区围绕“项目开工建设”这条工作主线,聚焦发展壮大制造业,加快改造提升冶金装备、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制造业集群,不遗余力抓好渤海东方丙烯酸酯等优质制造业项目。目前,渤海新区港城区装备制造、新材料、科创、轻工等功能园区已具备了大上项目、快上项目的基础和条件,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渤海新区近日集中开工建设的78个重点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就占了近9成。

集约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渤海新区按照集约发展原则,着力构建循环经济,打造石油化工、冶金装备、海水淡化等多条循环产业链,让企业间小循环、园区间中循环、整个新区大循环成为发展常态,有效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益,降低了物耗水平和产品成本,实现了经济要素组合的集结、协调和优化。同时,该区通过开展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和依法清理违法占用国有土地专项行动,依法收回违法占地3.2万亩。为确保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渤海新区会与项目单位签订“君子协议”,约定项目用地若在半年之内未实现开工将被收回。

开放是沿海地区最大的优势,是渤海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希望所在。为此,渤海新区加速转化和放大发展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依托产业体系,在延伸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方面做足文章,扩大对外开放。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看中渤海新区冶金装备产业发展前景,与沧州中铁装备材料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美国AP公司看中渤海新区化工产业发展前景,与位于临港开发区的阳煤集团正元化肥公司“牵手”,成为园区工业气体的重要供应源。基于对渤海新区汽车产业的高度认同,世原等一批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韩资企业纷纷落户。目前,渤海新区已与美、法等1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利用外资12.4亿美元,近6年年均增速达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