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把勤俭节约的好家风传承下去 2019年01月23日

家风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塑造着人们的品格。

勤俭节约就是我们家的家风。我的爸爸和爷爷都是老实厚道的农民,一辈子和黄土地打交道。从我记事起,从耕种、田间管理到收获,从房屋建造、修整到装饰,只要是能学会的手工活,爸爸和爷爷一定是自己干。弯曲的脊背、粗糙的老茧、变形的骨节就是他们“勤俭持家”最鲜明的印记。

小时候,我记得爸爸和我讲过爷爷那一辈人的事。那时我们家有几亩田地,家里十几口人能劳动的都是起早贪黑在田里摸爬滚打,收获的粮食也基本能自给自足。但爷爷并不满足于此,他除了做农活外,平时还会编织手工苇席,补贴家用。编织一张苇席需要许多道工序,花费大量时间,编织完还要出去卖。

为了卖苇席,不论刮风下雨,爷爷都得起个大早赶着驴车前往二十几里路远的城关去赶集,一去就是一整天,一天三顿饭都要带着。记得有一次,可能是吆喝的时间长了,费了不少力气,爷爷带的干粮不能填饱肚子,无奈之下只能买个最便宜的干粮吃。爷爷秉着勤俭持家的观念,把我们这一大家人团结在一起,他和奶奶一直教育爸爸和其他三个儿子要坚持至勤至俭。说起奶奶,爸爸还跟我讲过,奶奶一年四季针线活儿不离手,串门说闲话的功夫是没有的。后来,奶奶得了气管炎,冬天天气冷,她也舍不得把炉火烧旺,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到孩子们身上。

爸爸年轻的时候,在村里的小煤矿上班,家里种过二亩多地的菜园。他一边上班一边还要照顾家庭,家里的农活都是利用零碎时间加班加点干出来的。因为爸爸勤快,他从没有因为秋收误过一次班。那时候,播种、除草、收割庄稼等农活主要靠人力。爸爸不仅勤快,而且有耐心,一天干不利落,第二天、第三天接着干。爸爸年轻时还跟爷爷学过编苇席、编箩筐,他还养过猪,担泔水、割猪草、清理猪舍,为了供我和妹妹上学,这些活他都毫无怨言。虽然挣了钱,但是爸爸从不肯为自己花一分钱,当别人早餐都吃油条、火腿肠的时候,他还是坚持馒头就咸菜;当别人西服皮鞋穿上身的时候,他还是旧式的褂子、补丁满腿的裤子。爸爸还经常帮助别人,当别人有求时,推辞的话他是断不会说出口的。

现在,爸爸已经七十多岁了,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他不参加劳动是在十年前,那还是因为他要照看我的女儿。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影响孩子。在大力倡导节俭养德新风尚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小事做起,让勤俭节约的好品德传承下去。

(井陉县贾庄学校 赵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