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抗大精神”耀太行 2021年02月26日 分享

抗大陈列馆全貌

抗大学员学习步枪操作

□贾兴安

“寻访抗战遗迹 传承爱国精神”系列报道之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

要说我和我们村乡亲们这么干的动力在哪儿,是因为抗大总部在这里驻扎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就是“抗大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打个比方说,我们村的泥土和井水,都还散发着抗大的气味,已经滋润到我们骨子里了,所以个个干劲十足、不怕吃苦……

——前南峪村老书记郭成志

第一次知道“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简称),是在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的前南峪村。该村位于太行山深处,距邢台市区六十多公里。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我跟随一位作家,去采访当选全国劳模不久的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郭成志。谈话中,他多次提到抗大,说到激动处,一双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兴奋,感慨道:“要说我和我们村乡亲们这么干的动力在哪儿,是因为抗大总部在这里驻扎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就是‘抗大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打个比方说,我们村的泥土和井水,都还散发着抗大的气味,已经滋润到我们骨子里了,所以个个干劲十足、不怕吃苦……”

此时的前南峪,已经在河北省甚至全国闻名了。按郭成志的介绍,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南峪人在“抗大精神”的鼓舞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几十年如一日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午后,阳光明媚,峰峦叠嶂的太行山层林尽染。

郭成志领着我们,先来到坐落在村头的抗大纪念碑。纪念碑是1986年由村民们自愿筹资兴建的,在前南峪人眼里,纪念碑和前面的小广场是一块圣土,收获季节,用地再紧张也不会用作打麦和晾晒场;雪落时分,这里肯定被最先打扫得干干净净。多年来,纪念碑似乎已嬗变为前南峪人的精神图腾。

接着,我们沿着后山脚下保留的老街巷,踏着石板路,去了抗大在这里办学时师生们曾经居住过的老房子。有领导人的故居,也有学员们的宿舍,大多是石头砌成的小院落,房顶铺着绛红色的石板,有不少经过修缮了。尽管显得沧桑,但干净、整洁,令人肃然起敬。

1940年11月4日,抗大总校历经千难万险,从延安辗转迁至邢台县浆水镇一带,校部办公地点设在前南峪村,一直到1943年1月才重新返回延安,历时两年零两个月。五千余师生分散在附近几十个村庄里驻防,可以说家家住学员,户户是房东。学校由副校长滕代远、教育长何长工、政治部主任张际春主持日常工作。这里是抗大在敌后区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创下了教学条件最差但教学内容最丰富、毕业学员人数最多等几项“抗大之最”。抗大在这里先后培养了六、七、八共三期学员,共计八千余人,其中,仅1955年被授衔的将军就有百余人。还指导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创办分校十余所,培养了二十余万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抗大在前南峪期间,有两个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的事件:一是1941年6月1日总校在前南峪隆重举行抗大建校五周年庆祝活动;二是胜利反击日寇“五月拉网大扫荡”,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给抗大总校发来贺电,祝贺这一重大胜利。

在前南峪,至今仍保留有当年抗大的户外课堂。当时条件虽然艰苦,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上课没有教室,夏天就在树荫下,冬天就到牛羊圈里;没有桌凳,就用石头、背包当凳子,两膝当课桌;没有钢笔,就把子弹壳和敌人用过的罐头筒铁皮磨尖,或把庄稼秆儿削尖当笔用……在课堂上学军事、学文化,课余时间,学员就坐在桥上,面对着青山绿水进行赛诗歌、写对子等多种文娱活动来丰富业余生活。

郭成志还讲述了他父亲与抗大的一段往事——

抗大来到村里时,郭成志的父亲是我党的一名地下交通员。抗大副校长滕代远,教育长何长工就住在他家不远处。父亲经常给郭成志讲述关于抗大的故事,山前山后的河滩里,都是抗大学员们的操场、靶场和演习场。训练之余,学员们帮村里人挑水扫院,铡草喂猪,农忙时抢收抢种。后来,郭成志出生后,父亲曾领着童年的他,在村中徜徉着向他讲述那些历历在目的并不算太遥远的抗大故事。郭成志一直不曾忘怀父亲经常拍着他的小脑袋对他说过的话:抗大在咱这时,不管是官还是兵,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朴素、实在,一点架子也没有,对谁都那么亲。有这样的好人,没有带不好的兵,没有打不赢的仗!以后你做人,就要做这样的好人。要是你以后能有个一官半职,不管官儿是大是小,都不要叫苦,也不要怕死,一定当个对老百姓亲,对老百姓好的官儿!

“抗大精神”熏染了前南峪人,父亲又以言传身教自幼打磨出了郭成志这块红色的“坯子”。所谓“什么种子发什么芽儿”,也许就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郭成志从抗大那里继承下来的精神、气概和毅力。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前南峪村在老支书郭成志的带领下,之所以脱贫致富成为邢台太行山区的一颗明珠,一面旗帜,是因为抗大遗留在这里的种子发了芽、结了果。

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抗大精神”像阳光和雨露,历久弥新,依然在哺育和滋养着这里的山川大地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田。

前南峪村富了,有钱了。

富了的前南峪,要为给予他们精神营养的抗大树碑立传,建造一座陈列馆,使其精神永驻,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选址在村子的南山坡上,北望蜿蜒的河流,南靠巍峨的太行山。从1997年春天奠基,于1999年春天竣工,他们先期投资一百五十多万元,之后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又陆续投资一百余万元。陈列馆门楣镶嵌着杨成武上将题写的匾额,馆内由序厅、主题厅和西展厅三部分组成。序厅中央的黑色花岗岩卧碑上,镌刻着金色的前言。毛泽东主席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尤其引人注目。迎面墙壁上,悬挂着抗大校旗和抗大校门照片。东、西墙壁上,分别为八路军军歌和抗大校歌。主题展厅分四部分,以大量的文物、照片、图表等再现了抗大当年的学习与战斗生活。

陈列馆前方的大型广场由三部分组成:抗大花园、拱桥和喷水池。拱桥宽三十米,直接从广场通到抗大陈列馆,取名“瞻红桥”,意思是“瞻仰红色抗大之桥”。

从此,一座全面反映抗大校史的陈列馆依山挺立在前南峪村南,威武而雄壮,年接待量达百万人次。

抗大陈列馆、抗大纪念碑、抗大旧址三处标志性建筑,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国防教育基地”,国防大学“现地教育基地”。

现在,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陈列馆里凝望着这些当年抗大办学时的实物,还有那一幅幅老照片,身边仿佛活跃着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他们如何在这里百炼成钢,耳畔似乎回响起那首1937年由凯丰作词、吕骥作曲,充满蓬勃青春活力和豪迈革命气概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同学们,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同学们,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走出陈列馆,天寒地冻,一阵冷风袭来,我不由打了个寒噤。

记不清是多少次来前南峪,来抗大陈列馆,又有多少次和郭成志书记见面畅谈了。

但这一次,我的心如同这个隆冬一样格外冰凉:半年前,郭成志去世了……

当我接到电话,听到这个噩耗时,我的眼睛立刻湿润了,至今我都不肯删掉他的电话号码。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郭成志,正是“抗大校歌”中这两句歌词的忠实践行者。

郭成志虽然去世了,但传递抗大精神的抗大陈列馆却巍然屹立起来,与“前南峪生态旅游区”遥相辉映,闪耀在巍巍太行山上。

站在陈列馆门前高大的台阶上,眺望西北方的前南峪,尽管是肃杀的冬天,但村子以及周边的太行山,依然是绿色葱茏,春意盎然。

是啊!面前所有的一切,都凝聚着郭成志和千千万万前南峪人“艰苦奋斗,英勇牺牲”,“劳动者先锋”的“抗大精神”,这一片土地所在的地方,以及万物生长的每个细节里,都洇透着“抗大精神”的红色基因。

从2000年3月开始,郭成志便开始谋划与陈列馆一脉相承的“绿色生态建设”,拆除污染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再造秀美山川”,至2005年6月此项工程完成。其中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达一百八十多处,共分十大景区,即:抗大观瞻区、生态观光区、化山揽胜区、川林果园区、九龙峡景区、三支锅景区和大石岩景区等,来这里游历,是一场真正的“红色之旅、生态之旅、绿色之旅、文化之旅、科普之旅、体验之旅、艺术之旅、探索之旅”。当年,仅门票收入一项,就进账二百二十余万元,带动其他经济收益六百余万元。这里也成为首批“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区”和“河北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因为“抗大”,前南峪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可以说“抗大”像酵母,将前南峪催发得不断壮大,越来越兴旺,越来越美好。

没有“抗大驻村”的红色资源,也许,就没有前南峪今天的辉煌。

当然,“抗大精神”不只哺育了郭成志和前南峪,还有被称为“太行新愚公”的李保国,以及西部太行山地区千万个致力于当地“脱贫攻坚”的劳动者。

他们在“抗大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把这里建设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如今,全国有不计其数的革命老区,抗战时期的纪念设施和遗址也很多,各有各的特色,但抗大陈列馆的与众不同之处,或者说最鲜明的特点在哪里呢?

“不但牢记历史,更重要的是展望未来。”抗大陈列馆馆长杨树目光坚毅,顿了顿说,“抗大在前南峪村和浆水镇的历史意义,是与其他红色基因有着重要区别的。那就是,抗大在这里解决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一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如今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怎样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当务之急。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现实价值,让大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为乡村振兴助力提气。”

杨馆长的这番话让人深思,她提出了当今这类红色场馆的管理和利用问题:是守着场馆,为展而览,像一般旅游景点那样,仅仅让人参观、浏览、瞻仰、缅怀先烈、回顾光辉业绩;还是面向未来,让革命先贤的精神和意志,像血液那样传承到当代人尤其是青少年身上,点燃起干事创业的激情?

这种思考,让人眼前一亮,也为之一振。

她接着感慨道:“在这方面,我们有最生动的例子啊!比如郭(指郭成志)书记,李(指李保国)教授,他们都是在发扬抗大‘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精神,才为山区建设鞠躬尽瘁的。陈列馆的职责和任务以及发展方向,是要引导更多的人,像他们那样传承红色基因,成为建设祖国的先锋和模范。”

是啊,抗大在缺吃少穿,没有住房,又有敌人封锁、围剿,经常打仗,随时转移,流动性非常大的情况下,为我党培养了那么多德才兼备的军政骨干,分布到全国各个角落。不仅八路军、新四军有抗大学员,几乎所有根据地,一切革命烈火燃烧的地方,都有抗大学员的足迹。可以说,抗大的革命“火种”撒遍了全中国。

抗大在前南峪和浆水的战斗历程,铭刻着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巨大功绩,抗大的光辉业绩将作为历史的里程碑,永远载入史册,抗大与太行山区人民结成的战斗友谊和鱼水深情将万古长青。

尤其重要的是,他们将“抗大精神”留在了前南峪,留在了浆水,留在了太行山上。

“‘让革命熔炉的火焰代代相传’,是齐心老妈妈代表抗大老学员为我馆的题词,也是对我们的叮咛,我们要按她的嘱托,传好这个接力棒。”杨树庄重地说,“所以,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压力也大。”

“那么,这几年陈列馆是怎么做的呢?”

“还是那句话,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于是,经过集思广益,陈列馆的工作分成两步走。

第一步:鉴史。为抢救性深挖细掘抗大史料,陈列馆从2016年开始,组成精干的采访小分队,辗转北京、上海、江苏、湖北、辽宁、黑龙江等地,行程数万公里,采访了向守志、吴因、张书琴等多位抗大老学员以及本地老党员、老房东,拍摄视频资料七十多小时,整理珍贵的口述史料近百万字,并计划编纂出版。还组织优秀讲解员,深入乡村、学校、军营等地,讲述抗大在这里生活、学习和战斗的故事。

第二步:明志。从2020年4月开始,陈列馆的相关人员重点围绕安庄村、寨上村、八里丈村、西坪村等九个抗大旧址村,推动实施抗大红色文化共建共享工程。各个抗大旧址村设计闭环式的观瞻线路,彼此互通,串珠成链。如今,以前南峪为核心并逐步向周边村庄延伸的抗大纪念场馆和遗迹建筑群,业已形成了全方位的红色文化教育格局。为此,陈列馆发动多方力量多次组织青年学生,重走“抗大学员驻村点”的“小长征”,让他们重温革命历史,在新时代里焕发青春活力,绽放激情。

现在,请允许我们将目光越过漫漫的历史记忆之路,粗略地审视抗大在前南峪村和浆水镇这段经历以及由此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还有那些正在潜移默化的文化和观念,来思考和品味,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才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

请相信,抗大陈列馆辐射出的万丈光芒,会锻造出更多的郭成志和李保国,也会催生出更多类似于前南峪的村庄,“抗大精神”不但照耀着太行山,也会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本版图片由抗大陈列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