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遏制“指尖上的浪费”需形成合力

王丽美

原本想通过外卖平台给母亲在某老字号餐厅点两道特色凉菜,最后竟然足足点了一桌子“硬菜”。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吴燕最近经历了一次被动点餐,为了凑够这家餐厅150元的起送价,她最终点了5道菜。不少消费者在点外卖时都遇到过点餐价格未达到起送价标准,最终不得不再多点一些来凑单的问题。(据《法治日报》4月25日报道)

点一杯奶茶被迫加点小料,点一份凉皮必须要搭一个肉夹馍,想点单件商品却凑成“多件套”……很多人在点外卖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21亿,外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然而,“外卖经济”升温的同时,其背后的浪费现象也不容小视——在垃圾回收处经常能看到被扔了一半的外卖,浪费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整治浪费之风。经过持续努力,餐饮浪费现象大为减少。这种情况下,外卖为何仍然是餐饮浪费的“高发区”?这当中有点餐者自身节约意识不够的原因,也与商家的层层套路有关。比如,有的商家会设置诱人的满减优惠,让消费者感觉买得越多越划算,无形中加大了购买量;有的店铺则在折扣菜上做文章,各种超值小菜品加来加去就变成了大分量。一边是“加量不加价”的促销诱惑,一边是宁多勿少的非理性心态,点外卖时的“满减优惠”成了“被动浪费”的推手。一份外卖造成的浪费或许并不显眼,但数量庞大的外卖订单加在一起,会造成多大的浪费恐怕不难想见。

外卖平台上不少商家不是不可以通过设置起送额度、优惠满减等活动开展营销,但他们必须明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自己的法定义务,是理应担负起的社会责任,不能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置社会责任于不顾。无论是反食品浪费法,还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等联合印发的《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都明确提出餐饮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对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餐饮服务经营者,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因此,对外卖平台某些商家“名为优惠,实为浪费”的营销行为理当有所约束,落实相应措施,更有效地避免餐饮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不分线上线下;反对餐饮浪费,离不开各方共同努力。外卖平台和外卖商家要真正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消费者也应该理性消费,自觉养成节约习惯,将“光盘”理念内植于心、外化于行。合理备餐、合理促销、合理订餐共同推进,必能有效遏制食品浪费,让文明理性的餐饮文化和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早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