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9版:文化周刊

聚焦“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

翻开人类历史的扉页

泥河湾照坡遗址发掘现场

泥河湾石沟遗址发掘现场

泥河湾复原早期人类头像雕塑

泥河湾虎头梁遗址及泥河湾第四纪标准地层

□见习记者 田 恬

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第一篇章,它起始于人类诞生之日,终止于距今一万年左右。回望悠悠历史长河,这一漫长的阶段占人类历史99.9%以上。旧石器时代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素有“东方人类的故乡”之美誉的泥河湾,便保留了旧石器时代东方先民的历史印痕。走进泥河湾,山林其间、绿野莽莽的“人类历史”通过大量遗存、遗迹跃然眼前。在这片曾是早期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现代人追逐着时空的轨迹,探寻旧石器时代的远古洪荒,在山野湖海风云变幻间寻根问祖。

今年6月,首届中国旧石器文化节暨河北泥河湾2017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在张家口市阳原县举办,其间还举办了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青年论坛等活动,全国乃至全世界考古研究者的目光再次聚焦泥河湾。人们在这东方人类起源地,再一次亲手触摸、感知“东方人类的故乡”的神秘。

早期人类化石究竟

藏身何处?

没有在泥河湾发现早期人类化石,是目前最大的遗憾,也是考古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多学科的紧密合作,以及更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开展,我们相信,找到早期人类化石的藏身之处只是个时间问题。

2017年5月,在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西白马营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两处距今5万年至2万年前的人类活动场所,出土石制品、化石等近万件,为进一步探寻泥河湾早期人类生存模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泥河湾盆地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早期人类起源演化、生存适应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堪称“东方的奥杜威”峡谷。泥河湾盆地有人类发展演化最悠久、最连贯、最丰富的遗存,对于研究东方人类的起源演化、第四纪以来的环境变化、人类如何生存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启示。

“旧石器时代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可以说,人类历史的99.9%都是旧石器时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认为,当代人其实还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影响和惯性中,不自觉地就会带有旧石器时代的烙印,这个烙印对人们的未来还会有影响,所以,研究旧石器时代、研究泥河湾意义深远。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泥河湾盆地的重要性慢慢被大家所熟知,加上政策的保护支持,在泥河湾盆地发现的遗址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6年底,泥河湾盆地旧石器遗址数量已增加至280余处。

“这几年在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下,泥河湾遗址群的考古队伍越来越壮大。过去基本是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两三个人在做,中科院古脊椎所两个人在做。而现在,中科院古脊椎所至少有三四支队伍在做考古发掘研究,省文研所、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都有研究人员在泥河湾工作。”说起泥河湾遗址群的考古工作,河北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谢飞表示,因为在泥河湾工作的考古单位、人员多了,有价值的发掘研究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最重要的是,有不少年轻人进入到考古发掘研究中来,让研究队伍后继有人,研究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

就科研价值而言,泥河湾盆地与非洲的奥杜威峡谷,只差发现早期人类化石这一个差距。“没有在泥河湾发现早期人类化石,是目前最大的遗憾,也是考古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多学科的紧密合作,以及更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开展,我们相信,找到早期人类化石的藏身之处只是个时间问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裴树文信心十足。

早期人类是在不断迁徙中生存的,具有生活地点不固定的特性,且早期人类没有掩埋尸骸的习惯,这些都不利于人类化石的形成和埋藏、保存。“泥河湾属于旷野遗址,当时的人类生活是流动的,所以找到他们化石的难度比较大。但是随着发掘面积的扩大,发掘队伍的增多,发现早期人类化石的机会也就多了。”谢飞说道。

高星认为,即使发现不了早期人类化石,泥河湾盆地目前发现的旧石器遗址仍然非常重要。考古学这门学科就是通过对这些物质文化遗存的发掘、采集、整理、分析、测试来研究过去人类技术演化、文化发展和行为模式的。进行包括泥河湾遗址群在内的早期人类研究,不仅仅是要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以更长的时间尺度审视和定位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使我们对一些当代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看得更清楚明白,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把握,据此做出科学的规划。

泥河湾学术研究陷入“瓶颈期”了吗?

泥河湾遗址群发掘到现在,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与发掘出的遗址相对应的研究成果未达到足够多的数量,全国各个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单位之间缺乏交流等等。加之早期人类化石迟迟没有“现身”,泥河湾遗址群的学术研究似乎陷入了“瓶颈期”。

泥河湾是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东部的一个小村庄,位于桑干河上游的阳原盆地。距今约200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从1978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泥河湾附近的小长梁、东谷坨发现了大量旧石器和哺乳类动物化石开始,这块土地就在不断出土着印有早期人类活动痕迹的动物化石和石器。

1998年,于家沟遗址的考古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2000年,泥河湾旧石器考古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发现大量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以及动物骨骼化石。其中一件燧石质的刮削器正好置身于大象的肋骨上,当时人类刮肉取食的进餐场景仿佛扑面而来。这一发现,把泥河湾早期人类及其历史向前推至距今200万年左右。

无可否认,几十年来,在中外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批批早期人类生存的生活面和生活痕迹不断涌现。然而,这里还没有出现过任何早期人类的化石,科学家们翘首期盼和等待着,那个事实的最终出现。

对泥河湾的发掘一直在进行,新发现的遗址也一直在增加,多部门和多学科的交流互动也越来越频繁,从政府到科研单位再到当地百姓,都对泥河湾遗址群的研究发掘进行着身体力行的努力。

但是泥河湾遗址群发掘到现在,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与发掘出的遗址相对应的研究成果未达到足够多的数量,全国各个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单位之间缺乏交流等等。加之早期人类化石迟迟没有“现身”,泥河湾遗址群的学术研究似乎陷入了“瓶颈期”。

“对泥河湾的研究,不管是积累的材料还是发掘的材料都很多,但是真正研究出来变成成果的不多。假设我们发掘了一百个点,这一百个点应该变成一千篇论文,但是我们只变成了一百篇或者五十篇,而这些是不够的,远远没有把我们的潜力发挥出来。”针对目前泥河湾研究成果的现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锋不无担忧。

李锋是首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青年论坛的发起人,他提出,考古不能只埋头苦干,也需要互相碰撞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什么,他发现了什么,大家坐在一起报告交流,然后闪现出火花。“其实好多一直在泥河湾进行考古工作的专家学者,也对其他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充满兴趣。”作为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者中年轻的一员,2007年就曾经到过泥河湾的李锋,2015年正式参与发掘工作,他的想法很纯粹,就是想借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给全国各地的旧石器考古工作者一次交流的机会。“这次的青年论坛也不只是讨论泥河湾的问题,增加了不少其他地方的旧石器考古发现成果展示,把这些发现拿出来与泥河湾考古一起探讨,有助于泥河湾考古研究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也能让研究人员的目光不只局限在泥河湾。”

其实,与泥河湾遗址群有关的学术会议并不少,但是各地研究人员相互之间交流的机会太少。“旧石器是属于全球视野下的历史时期,而泥河湾的旧石器遗址数量相当多,我们要不断吸纳外界的资料,同时消化掉自己新的资料,这个过程需要不断互动。也就是说,我们考古界也需要交流,来扩大考古的思路。”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副教授赵海龙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只要考古群体里的青年学者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或者有了一个共同关注的问题,大家就可以找一个咖啡馆,或者小型会议室集中讨论、交流,不一定是特别正式的研讨会,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类似沙龙的讨论,都能对研究人员的考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碰撞出闪现思想灵光的火花。

另外,从科研角度讲,引进新的观点、新的思路,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也是未来科研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考古工作方面,我们还有点封闭。”谢飞说,我国考古研究在技术上与国外相比不相上下,国外学者对中国考古学者在泥河湾所做的工作相当佩服,“现在我们所欠缺的是合作。国外学者不管是在思维方式还是工作方式上,与国内是不完全一样的,角度、视野都有所不同。如果能把国外的专家引进来,产生交流、碰撞,对泥河湾的考古工作大有裨益”。

泥河湾如何吸引世界的目光?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泥河湾遗址博物馆的建立,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独具匠心的布展设计,都能让大众更直观地了解和认识泥河湾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提升泥河湾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必将极大地提高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和泥河湾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泥河湾遗址群在全世界目光的关注下,正在一步步向前发展。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3年在国家文物局立项,泥河湾遗址博物馆是遗址公园建设中一个重要内容。目前遗址公园的核心区建设正在进行,遗址博物馆也已完成立项工作。”这是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莉在第三届泥河湾公众考古周上所做的报告里提到的。

泥河湾,这一吸引全球考古工作者目光的地方,发展越来越完善。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把小长梁、马圈沟、东谷坨等200万年前至5000年前的遗址展示节点串联起来,使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东方人类寻根圣地、国际科研考古基地、国家级史前文化教育中心和国内考古遗址旅游胜地。泥河湾遗址群的研究保护,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有重要意义。

2011年,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编制的《泥河湾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纲要)》,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评审论证,泥河湾遗址群被列入河北省“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项目。

2013年,“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泥河湾人类起源、地质及环境背景研究”项目启动。2015年,河北省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八项重点工作之一的泥河湾研究中心项目开工建设。2016年,泥河湾早期人类起源研究课题列入《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泥河湾科研工作上升到国家层面。

多措并举之下,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工作迸发出了新活力,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泥河湾国家考古博物馆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项目,“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是对泥河湾研究、保护、展示的一个高层次的做法。这个工程的实施,对遗址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是非常重要的。”谢飞说道。

同时,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泥河湾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对公众而言也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关莹认为:“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建成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它,人们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地方,了解我们的考古工作,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整个考古工作的性质、流程以及对社会的意义。”

“现在去遗址参观,能看到的基本就是一个剖面,看不见旧石器,也看不见动物化石。”李锋认为,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泥河湾遗址博物馆将来建设完工后,可以复原好多场景,更具有观赏价值。“现在确实也有自发而来的一小部分人进行参观,相信在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建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会走进阳原,走进泥河湾。”

此外,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泥河湾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势必会带动周边生态、交通的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将来,阳原县政府在整合遗址周边生态、民俗等资源,打造泥河湾、官厅、东谷坨、油房等一批充满泥河湾文化气息的特色村落后,便可着力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和美丽乡村农家小院等要素建设,构建承接冬奥、辐射京津的精品旅游线路,让旅游文化特别是乡村游、特色游、考古游在发展中彰显活力,让百姓在“文化+”中获益。

“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泥河湾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将成为泥河湾文化传承发展和科研成果集中展示的有效载体,特别是通过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独具匠心的布展设计,能让大众更直观地了解和认识泥河湾文化的精髓,进一步提升泥河湾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必将极大地提高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利用和泥河湾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性。”阳原县县长、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德表示,以上两个项目的建设,将成为泥河湾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的重要节点,使泥河湾文化旅游成为现实,这本身就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会为泥河湾遗址群的后续保护发展积累资源、创造条件。

泥河湾,旧石器时代先民创造的丰厚文化遗产,记录着人类的演化历史,见证着人类祖先前行的步伐。如今,泥河湾遗址群在全世界目光的关注下,正在一步步向前发展。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也许,我们一直追寻的远古家园的复原图景并不遥远。

(本版图片均由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2017-07-07 聚焦“东方人类的故乡”泥河湾—— 1 1 河北日报 c6676.html 1 翻开人类历史的扉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