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诠释燕赵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

——《燕赵文库》首批图书评介

□周振国

《燕赵文库》编纂出版工程从2013年启动至今已有四年时间,目前已出版首批图书50余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标志着我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业内人士均反映图书装帧大方得体,体现了燕赵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

首批图书中“文献编”36册,“研究编”15册,其中多数是第一次整理出版,再版的图书也都经过认真修订,没有“炒冷饭”的现象。目前,省内和北京、上海、山东、湖南、江苏、河南等省市参与整理书稿的作者已达200余人,河北大学组建了方志档案整理团队,承担100本图书的点校任务。省内7家出版社都设有文库图书编辑室,严格编校流程,及时与编委会沟通,印制前编委会请专家抽查印前样书,差错率超标的书重新编校。仔细翻阅图书,会发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首先是完整性。编委会整理前人文稿,力求多方收集文献资料,较完整地反映作者的著述。比如《王余佑集》在已有的单本基础上扩充成上下两册。明末清初颜李学派创始人的著作集成《颜元全集》《李塨全集》共6册,是迄今收入文献最全的著作集,为国内外研究儒家文化提供了最新文本。

第二是准确性。比如国学大师张岱年和著名哲学家张申府的早期著作,编纂了5册。选编者用4年的时间,不仅进行了严谨的校勘,还收录了新发现的15万字和35万字的史料,使之成为张岱年和张申府最准确和完整的早期著作全集。

第三是抢救性。编委会重视从民间征集文献资料,经甄别筛选纳入出版书目。例如《清杂剧传奇九种》两册,就是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清代河北剧作家作品整理而成,使清代河北戏曲家的剧作首次与世人见面。

第四是学术性。“文献编”的书稿校勘力求做到底本选择准确,参照本可以互补。如《畿辅通志》参考了多种版本,每条疏证都力求做到言之有据,体现了古籍整理的学术规范。“研究编”的著作都经作者修订,吸纳了最新资料和研究成果,反映出相当的学术水平。如《泥河湾旧石器文化》由著名考古专家谢飞主持编补修订,学术性明显得到提升。

第五是应用性。除两本影印图书外,全部采用横排、简体、新式标点出版,符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这些图书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燕赵文化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思想文化支撑。例如我省抗战文学研究专家编选的《河北抗战小说选》《河北抗战诗歌选》《河北抗战散文报告文学选》共约200万字,生动诠释了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的精神内涵,奏响了爱国主义主旋律,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意义。

2017-07-28 ——《燕赵文库》首批图书评介 1 1 河北日报 c10357.html 1 诠释燕赵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