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2版:要闻

讲好塞罕坝故事 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河北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采访报道分享交流会侧记

□记者 薛惠娟 潘文静

“从塞罕坝采访归来已经半个多月了,在我的梦中,总有一片绿,慢慢化成海;总有一群人,卧雪凿冰、担水栽苗……”在8月12日中宣部召开的“记者心中的塞罕坝”——河北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采访报道分享交流会上,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记者于佳欣的开场白,一下子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

一次塞罕坝行,一生塞罕坝情。

近期,来自全国和省内的新闻工作者纷纷深入塞罕坝机械林场采访。由中宣部组织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新闻采访团从7月中旬起开展实地采访。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9家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的80多位新闻工作者,集中采访历时5天,穿林海、走湿地,感受百万亩人工林海浩瀚壮观的生态之美,体验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重大意义,书写塞罕坝三代人55年演绎的绿色传奇。

潘文霞、王凤明、刘军——分享交流会上,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生态采访室主编刘毅说起三个塞罕坝人,一位是选择照料“苗子”而赶走“儿子”的妈妈,一位是下井救人献出生命的分场场长,还有一位是苦中作乐的防火瞭望员。

“这三个人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刘毅感动地说。

这种感动自然而然地从记者内心奔涌而出,成为人民日报长篇通讯《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中的一段文字:“有的英雄,只是默默无闻地躬耕在天地之间,植绿在荒僻高原。他们从来没有梦想过成为英雄,他们的业绩,数十年之后,才会一笔一画地写在大地之上。”

老一代塞罕坝人55年前开始创业,在坝上高原创造百万亩林海的人间奇迹令人震撼。而近5年来新一代塞罕坝人在石质阳坡上攻坚造林开始第二次创业,同样深深打动了记者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沈静文说,外行人的直观感受是,树都栽满了,任务完成了。但从塞罕坝人科学的眼光看,“绿和绿的质量、绿跟绿的厚度是不一样的”。这片高岭上的务林人,有着“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

中央电视台的30多位记者,在塞罕坝机械林场采访了19天。可该台新闻中心地方部联播组编辑仝文瑜却说,相对于塞罕坝人55年的坚守,19天无疑太短了。

她说:“这里有造林屡战屡败却愈挫愈勇、不断从头再来的林一代,有为保住父辈栽下的树不被滥伐而欣喜若狂、冒雨在敞篷车上一路高歌的林二代,也有为重塑森林生态每天要在林子里穿行20多公里的林三代……他们的故事,使塞罕坝这个‘范例’无比丰满。”

聚焦塞罕坝,中央媒体、地方媒体以及各大网站、移动新媒体等都推出了精品之作,共同奏响了塞罕坝宣传的精彩乐章。这些报道向世人展示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担当,讲述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修复生态、绿色发展的成功实践,树立了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这个绿色品牌,为美丽中国写下生动注解。

“塞罕坝全面、真实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中国青年报河北记者站站长樊江涛说,他非常敬佩塞罕坝人改“皆伐”为“择伐”。虽然减少了伐树的收益,但塞罕坝人将眼光盯向了20年之后甚至更远。“在现实中种树,不容易。让绿色发展理念在人的头脑中扎根,则更难!”

作为受邀参加集中采访的地方媒体之一,江苏现代快报派出了由副总编辑郑春平率领的8人采访团队。连日来,除了在所属媒体刊播制作多个新媒体作品外,他们还把视频作品推送到南京市街头大广告屏轮番播放,许多市民驻足屏前、认真观看。

郑春平说:“只有拿出精彩的、能够让受众接受和认同的报道,才能让塞罕坝的美、塞罕坝的精神、塞罕坝的生态理念,得到充分传播。也唯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塞罕坝人,对得起塞罕坝精神!”

报告文学《好一个大“林子”——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55年发展历程速写》作者、光明日报文艺部主编王国平,在采访中听到一个来旅游的北京小男孩唱起童谣《保护小树苗》。他说,是塞罕坝这个林子,给这个幼儿心灵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小石子,激起了波澜。一颗美好的种子正在他的心里发芽。

全身心投入讲好故事,全景式展现美丽画卷,全媒体打造立体传播……在这次分享交流会上,13名记者畅谈自己心目中的塞罕坝,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再次领略了塞罕坝的精彩。

讲好一个故事,传递一个理念。领略了塞罕坝的美,读懂了塞罕坝精神,人人学习塞罕坝人,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壮阔征程中续写塞罕坝的绿色传奇。

2017-08-13 ——河北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采访报道分享交流会侧记 1 1 河北日报 c13569.html 1 讲好塞罕坝故事 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