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6版:文体

11月15日,走过64个年头的河北博物院(前身为河北省博物馆)首次实现年度入馆人次破百万,引发社会广泛热议和思考——

博物馆,如何聚人气接地气

11月15日,河北博物院迎来了2017年度第100万位观众——来自广东省佛山市的尹宗兴。图为河北博物院讲解员正在引导尹宗兴(左一)和老伴儿参观并讲解。 记者赵海江摄

□记者 龚正龙

博物馆是城市的名片,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近年来,日益旺盛的“博物馆热”,正逐步把我们引向“博物馆时代”。当下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推动着作为艺术殿堂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博物馆努力加快自身转型发展,发挥其教育与服务功能的步伐。

亲近博物馆,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最近两年,明显能感受到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在大幅度提升,到博物馆欣赏展览、听讲座正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11月21日,河北博物院院长罗向军向记者提供了两组数据:今年农历正月初一,当天逾6000人次入馆参观,系博物院历史上首次单日突破5000人次;11月15日,首次实现年度入馆人次破百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入馆人次增长率达59%。

其实,不仅河北博物院,省内各级国有博物馆和行业类博物馆也均感受到可喜变化。比如开馆仅一年多的临漳县佛造像博物馆,目前已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今年刚翻修完工重新开放的武强年画博物馆,开馆首日就突破2000人次。

从原先的“门前冷落鞍马稀”,变成如今的“门庭若市”,这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博物馆的认可度和日益增长的蓬勃旺盛的文化需求。“与以往相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心灵需要文化滋润,单纯的物质追求是苍白无力的。而博物馆则凭借其丰富的馆藏文物、精彩的历史展览,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最快捷、最方便的场所。”罗向军说。

记者从省文物局博物馆处了解到,近些年,随着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博物馆事业的支持,许多从未走进博物馆的民众也迈进博物馆的大门,参观人数不断攀升,参观群体构成也发生明显变化:外地参观者从原来的少数变为现在的“半壁江山”,社会低收入群体开始大量走进博物馆,未成年人群体也在不断增加……

“可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和热衷传统文化,愿意选择到博物馆开阔眼界,在欣赏中学习和提升自我,现在的博物馆正在向综合型‘社会大学’演变。”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李长华说,在这所免费大学里,课堂生动、气氛活跃、知识无穷。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成为终身学子,可以汲取文化的养分。

有特色有创新,才能聚人气

《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大汉绝唱——满城汉墓》……漫步于河北博物院的展厅内,望着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文物,你分明能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燕赵雄风。罗向军告诉记者,对于地方性的博物馆来说,一定要注重打特色牌,换言之,要通过有效整合,用独特的氛围和富有想象力的介绍、展示,让文物藏品和展览“活”起来,让博物馆成为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品味城市雅韵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河北博物院根据藏品特色,推出了9大常设陈列展,集中展示河北的璀璨文明。同时,还积极引进外地优秀展览,参与全国各地的文博展览交流,不断扩大文博“朋友圈”,每年推出20多个临时展览,逐渐形成“世界故事”“中国故事”“河北故事”和“自然故事”四个系列。比如,引进《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紫器观来——宜兴紫砂艺术展》《清孤不等闲——“扬州八怪”书画展》等展览。

与愈加精彩的展览同步,形式多样的文博活动逐渐形成品牌。“快乐学堂”“博秀剧场”“青葵剧社”……尤其是每周日的公益讲座“文博讲坛”,自2014年6月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由国内外的名师大家向观众讲述世界文化遗产,品鉴诗词、瓷器、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粹,目前已推出181期,受众超过25000人次。围绕《金声天韵——河北梆子艺术展》形成的周末剧场越来越红火,田春鸟、彭蕙蘅等艺术家纷纷登台献艺,目前已推出近30期。

“其实,不仅河北博物院,石家庄博物馆、邯郸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等均已成为所在城市的文化名片。高质量、有特色的展览拓展了人们的视野,吸引了不同的群体走入博物馆,乐享文化大餐。”李长华说。

更人性更丰富,才能接地气

“目前博物馆最缺的是优质服务。亲和性、多样性、吸引力——这是现代博物馆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罗向军说,正是基于受众的广泛性,现代博物馆更需要在盘活文物的同时,转变服务思路,不断丰富观众参观体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愉悦的参观体验从环境开始。最近几年,河北博物院持续推进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下大力气为广大观众提供整洁、舒适、雅致的参观环境,特别是北区老馆在改造提升后,增设了储物柜、婴儿车以及轮椅等服务设施,安装了直饮水、充电桩、无线WiFi……“整个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所以隔三差五,我和小孙子都愿意来这里逛一逛。”采访中,一位家住东大街的退休老教师告诉记者。

精彩的展览通过先进的设施呈现。恒温恒湿系统、增设轨道灯、进行遮光改造……河北博物院陈列部副主任林章芹说,得益于升级改造,该博物院最近两年陆续引进了《天保九如——故宫博物院藏99如意展》《文明之海——从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等国内外高规格的文物展览,给观众带来了如临其境的体验感受。

硬件不断升级,软件与时俱进。如今,在河北博物院,观众可根据需要选择人工或语音导览方式;讲解员的讲解内容和形式更加活泼生动,为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的参观需求,讲解词有不同的版本,分别针对儿童、青少年与成年人;构建了一个由志愿者、正式员工组成的服务队伍;研发出的6大类630多种文物复仿制品、生活用品、服装服饰等可满足人们“把文物带回家”的愿望……

“博物馆的转型发展,就是要摒弃高冷呆板的脸孔,以活力、生机、有趣、高雅为追求,让更多人由衷地爱上博物馆。”罗向军表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政府投资建设力度的加大及自身持之不懈的转型,包括河北博物院在内的博物馆,其服务均在一步步向更人性化、更接地气迈进。

2017-11-24 11月15日,走过64个年头的河北博物院(前身为河北省博物馆)首次实现年度入馆人次破百万,引发社会广泛热议和思考—— 1 1 河北日报 c35416.html 1 博物馆,如何聚人气接地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