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地方新闻·承德

探索各种灵活的组建方式 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组建难题

平泉创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截至目前,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12个,覆盖非公企业301家,覆盖率为91%;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20个,覆盖社会组织83家,覆盖率为100%

本报讯(尉迟国利、文武胜)近年来,平泉市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领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引擎,以扩面强基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平泉根据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行业特点、规模大小,采取行业组建、园区统建、区域联建、乡镇直建、村企共建5种模式,分类指导、应建尽建。积极探索各种灵活的组建方式,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组建难题。截至目前,平泉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12个,覆盖非公企业301家,覆盖率为91%;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20个,覆盖社会组织83家,覆盖率为100%。

平泉先后从乡镇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园区管委会和行业主管部门选派94名后备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其组织宣传、联系服务、协调指导作用。安排市直商务、发改、工信、科技和食用菌等单位的22名科级干部担任联系企业特派员,有针对性地帮扶企业谋发展、解难题、促转型。安排21名组工干部担任企业党建顾问,帮助企业规范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另外,组织开展送一面党旗、送一堂党课、送一套党建图书、送一本党建汇编和帮建一个“党群之家”的“四送一帮建”活动。

平泉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以非公讲堂为载体,培育一批会抓党务、会上党课、会做思想工作、会促进经营发展的“四会”党组织书记。

深入开展“戴党徽、亮身份”“班前班后学习一刻钟”“党员十二分制管理”等活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活动,加大在生产一线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者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今年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新发展党员3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0名。

创新活动形式,强化党组织作用,激发党建活力。在全市开展了党组织有服务计划书、企业有志愿服务队、党员有服务承诺,年度开展考核评议为主要内容的“三有一评”活动,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全部制定了服务计划书,细化党建重点任务350多项,成立技术攻坚服务队、雷锋志愿服务队等各类服务队29个,党员承诺600余项。

围绕服务企业发展开展活动,将党建工作完全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中,谋划实施了工作技能先掌握、岗位职责先履行、技术革新先带头、急重任务先行动,带头开展小设计、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窍门的“四先五小”活动,引导党员在工作中勇挑重担,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全市非公企业党员参与完成“五小”项目近百项。

大力实施反哺社会工程,积极动员出资人参与慈善募捐、贫困学生救助和困难职工帮扶等社会公益事业,增强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社会责任感。结合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组织实施了百企帮百村结对共建活动。

强化统筹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形成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有序健康发展的整体合力。在具备条件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同步建立党组织和群团组织,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先行组建群团组织,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建立工会、妇联、团委分别达到224个、30个和85个。

同步建设“党群之家”,实现阵地共建共享、一室多用,今年已新建“党群之家”12个,并实现了“五有”即有设施、有标识、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同时推进了平泉经济开发区、华北物流园区2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辐射服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35家。另外,把全市党群组织建设经费统一纳入党群共建活动经费,明确非公企业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的1%列支党建经费、2%列支工会经费。同时,市委组织部按照每年不少于2000元的标准,为达到有人管事、有场所办事、有活动成效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配套落实党建活动经费。

2017-11-28 探索各种灵活的组建方式 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组建难题 1 1 河北日报 c36050.html 1 平泉创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