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2版:要闻

改革在路上 处处新意浓

——威县深化县级综合改革记事

近日,威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受理科工作人员杨彩敏(左一)正在向商户介绍印有二维码的“一证通”营业执照。 记者张昊摄

□记者 闫立军 邢 云 王永晨

“这里的效率是我走过的地方最高的,如果资料齐全,当场就能把证拿走。”2017年12月9日,威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来自北京嘉寓集团的贺国平对记者说,他正在咨询施工许可证办理事宜。

还是那个审批大厅,现在却有了不一样的景致。新添置的电子公示屏滚动播出受理事项、申请日期、完成时间等。记者数了数,当日或次日办结的事项占了一多半。

2014年威县成为我省首家县级综合改革试点,让曾远近闻名的“大破穷”县实现跨越式发展。2016年,县城建设、扶贫开发在全省各县市31项重点工作中均排名第一。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财政收入、公共预算收入、全辖金融存款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较2013年均实现“翻一番”目标,在全省县域综合实力排名上升了65个位次。

年终岁尾,在威县蹲点采访,感受到这里改革的与时俱进,处处有新意。行政体制改革优化了营商环境,城乡一体改革破解二元结构;以“金鸡帮扶”闻名的扶贫模式又有新突破,威梨冷链物流、君乐宝“金牛”等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对所有贫困村户“全面覆盖、多层覆盖”,实现了“金鸡再报晓”。

“整体设计、层层推进的综合改革为威县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说。

从1.0版本到4.0版本,政务服务不断升级

“现在有好多事项的预审和办理都不用跑腿,网上就能办。”威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于华丽对记者说。3年前,威县把23个部门的252项行政许可权一并划转,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行政审批局。随后经过不断摸索优化,目前审批服务改革已升级为“集中审批+现场服务+中介超市+网上办理”的4.0版本,实现线上线下通办、实体与网络大厅互补的政务服务新局面。

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个新办好的营业执照,我们看到上面比过去多了一个二维码,这是该县率先探索实施的“70证合一”的关键。

于华丽解释说,这个二维码与涵盖70项行政审批或许可事项的证照库相关联,形成“一证通”营业执照,用手机扫码就能查看市场主体已办理的所有证照。如果市场主体再办理其他手续,只需提供“一证通”营业执照即可,不用再重复提交资料。

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威县县委常委、改革办公室主任李东强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把握问题导向,以便民惠企为目标,我们还将集中审批的改革思路探索实施在其他领域。”

记者了解到,三年来,威县在行政体制、城乡一体、产业扶持、破解瓶颈等8个重点领域持续探索创新,实施了110余项重大改革事项,其中,8项经验在全省推广,行政审批局、资产收益扶贫模式还在全国进行推广。

沿河“五网”同步推进,“河道确权”确出了杠杆效应

由县城开放路至印月湖路段,该县依托金水河建起了一道道景观,滨河廊庭,休闲游园,十分惬意。

“变化源于在全省率先实施的河道划界确权。”威县水务局局长张万兴说,2015年11月,全县决定以河道划界确权撬动全县改革发展,一并解决河道管理建设、生态美化、资源整合等问题。谁也不曾想到,这一确权,竟然在全县21条河流及干渠沿岸确出32000多亩的国有土地。

随后,水网、路网、绿网、产业网、旅游网“五网合一”建设同步跟进, “截至目前,完成植树3万亩,河道绿化普及率89%,沿河修建公路165公里,这些工作远未达到目标,目前仍在进行。”张万兴说。

记者在金沙河沿岸看到,界桩之内,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上不断有城乡班车和卡车、小轿车驶过,路两侧新栽的树木尚未成林,几个月前举办威县首届旅发大会的宣传牌仍竖在旁边。界桩外,德青源(威县)金鸡产业扶贫生态园、世界土壤博览园、晟熙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等项目已初步建成。

“最初县里决定确权时大家都担心工作不好做,没几个人能想到这是一步妙棋。”威县农投办主任孙书峰感慨道,“如今路通了,环境好了,招商引资也在顺利推进,这些河道正在成为发展旅游和现代农业的重要依托,将有力支撑起威县乡村振兴的蓝图。”

河道确权还唤醒了“沉睡”的国有土地资产,破解了融资瓶颈。威县将河道确权后的国有土地划拨至县属国有企业——威州现代农业投资公司,增加总资产10亿元,已融资4.9亿元,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孙书峰介绍,以该公司为代表的投融资平台,在政府主导下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项目,以“金鸡帮扶”为代表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以及威梨综合发展中心冷链物流项目的建设启动资金就得益于此,“下一步,将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尽快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目标。”

增收减负一起上,扶贫路上不停步

“厂子里200余名工人中约80%都是本地村民,其中3成是贫困户。”德青源(威县)公司人资行政经理刘卫华告诉记者,工人平均月工资2000多元,每年都有体检,缴着五险一金,过年过节有福利。

国内首创的“金鸡帮扶”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源于这里。家住沙河辛村的郭成巧是一名拣蛋工。丈夫遭遇的一场车祸让家里背上沉重债务,只能靠低保度日。现在,她在德青源(威县)公司的分红加上工资、福利,一年能挣3万元。

刘卫华说,眼下公司正在建饲料厂,预计今年8月份投产,到那时,不仅可以支持项目二期蛋鸡的需要,还能拉动当地玉米等农作物收益,让当地贫困户进一步增收。

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威县眼下已将该模式复制到肉鸡、奶牛、梨果、生物肥等产业项目,将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嵌入产业发展链条。

君乐宝河北乐源牧业威县第三牧场项目负责人张士栋说,他们现在“金牛”模式便是复制的“金鸡帮扶”模式:国企融资建厂、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租赁经营、贫困群众分享、集体经济受益,“这一个项目就可以带动6个乡(镇)175个村(贫困村65个)的经济发展,共4567名贫困群众可借此稳定脱贫。”

不仅如此,该项目建成后新增225个就业机会,同时还可以拉动饲料工业、运输业、营销业的发展。张士栋说,每年,他们还会给予相应村庄集体收益,用于公益事业建设和“特惠岗位”。

一边扶持增收,一边帮助减负。因病因残致贫在该县仍占据大比例。51岁的张书芹是威县固献三村村民,3年前患上了肾病综合征,欠了一堆外债。2017年4月,张书芹与固献乡卫生院签订了家庭病床服务,成为张青洲医生的定期上门服务对象。2017年12月12日,记者随同张医生和护士巡诊。他们带着患者的资料和装有巡诊设备的两个定制医疗箱,开着专用巡诊电动汽车来到张书芹家,询问病情做相应检查,还嘱咐了用药方法。张书芹连声道谢:“有了家庭病床,我每月买药实际花费从700多元降到30元,也不用再经常跑医院了!”

威县卫计局局长董贵龙说,家庭病床病员可享受医保报销和民政医疗救助金,最后个人仅支付医疗总费用的4%。针对家庭病床服务范围外的农村居家治疗贫困患者,该县还推出家庭签约医生服务作为补充。

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县减少贫困人口6.782万。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3年增长42%和47.2%,居民人均储蓄实现“翻一番”。

2018-01-12 ——威县深化县级综合改革记事 1 1 河北日报 c45163.html 1 改革在路上 处处新意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