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9版:深读周刊·调查

基层医院对接京津:

对什么?接什么?

■记者观察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李光伟教授带燕达医院的医生们查房。 燕达医院供图

1月8日,记者来到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时,院内正在加高走廊护栏。“为防止就诊人员意外跌落,按要求,栏杆必须加高到1.4米至1.5米。”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王增海介绍,这是医院根据香港某知名第三方评估机构提出的意见,进行的整改。

“半年里他们来了三次,指出了医院存在的很多问题。”王增海介绍,问题涉及各个方面,“有的关于病历书写规范,有的关于标识设置。比如垃圾桶,是生活垃圾还是医疗垃圾都必须在桶上做标识,墩布是办公区的还是病房的,也都要清楚标出来……”

对于为何要主动邀请第三方评价机构,起初医院的很多医务人员也表示不理解:一个县级医院,有必要遵照这么高的标准吗?但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郝保乾的话却意味深长:“只有对标高标准,才有可能和高标准对接,这是与更优秀的伙伴实现合作的必然要求。”

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今,对我省很多基层医疗机构而言,从北京天津大医院请几位专家坐诊、做几台手术,早已不是多么困难的事。但如何把协同发展的机遇,切实转化为对医院实力增长的一种助力,基层医院究竟要对标什么样的标准,在分级诊疗制度中又如何自我定位、承接怎样的医疗和科研工作,才能使优质医疗资源真正逐步下沉到老百姓家门口,却是眼下很多基层医院和医务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武安第一人民医院的主动对标,不能不说是一种积极探索。

“结成合作伙伴,就像‘结亲’,只有彼此发现对方的价值,才能‘两情相悦’。”在邯郸市眼科医院院长韩伟看来,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最关键的还是要发掘出我们的自身优质资源,注重专业特色打造。正是在这种思路下,该院2016年圆满完成了和北京同仁医院的科研合作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中国人的眼睛展开调研,对中国眼病诊疗规范提供数据支持。

“邯郸市眼科医院之所以被选中,除了地处中原、数据具有代表性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良好的基层工作基础。”韩伟介绍,邯郸眼病研究项目共10年,5年为一个周期。“光样本量就近万例,而且对数据要求非常严苛,应答率要求在85%以上,项目一期对永年13个自然村近万人进行了眼部及全身检查,二期于5年后再次对以上人群进行随访研究。”

韩伟认为,进行这样高强度的基层数据采集研究,基层医疗机构有显然易见的优势,这也为合作提供了空间。“通过科研合作,双方培养了2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合作发表了50多篇SCI论文。”

“同时,对于很多专家来说,最讲究能接触到各种病历,而基层医院的很多病历是北京大专家都没见过的。”韩伟举例说,曾有一个北京专家看到医院珍藏的一例面裂病人病历,如获至宝,“毕竟这种先天畸形病在国内也非常罕见。”

由此可见,在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基层医院并不是单纯地坐等帮扶,而是要力争形成“疑难杂症上得去,优质资源下得来”的良性互动。

另一方面,推动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走向深入,我们也不能完全寄托于医院“单打独斗”。在调动医院积极性的同时,同样需要省市相关部门通盘考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事例:为提高我省基层医疗水平,以骨科著名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在上级部门协调下,对口帮扶某地相关医院科室。起初,地方希望积水潭医院与当地一所县医院对接,但北京专家通过实地探访,发现这所县医院与自身实力相差过于悬殊,最终还是与一家市医院进行了对接。

对此,有关人士建议,相关部门需要深入分析各地各医院的专科特点,并兼顾本省医联体建设的通盘考虑,及早制定全局性的对接方案,以提高京津冀医疗资源对接的精准度。

文/记者 周聪聪

2018-02-01 ■记者观察 基层医院对接京津: 1 1 河北日报 c51005.html 1 对什么?接什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