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8版:关注

逐绿盐碱地 打造生态城

(上接第一版)在黄骅市采访,记者遇到三位来自河北农大的教师,他们是来察看实验基地的榆树长势的:“我们培育的这些榆树包含9个品种,驯化成功后黄骅又将多几种耐盐碱景观植物。”紧邻森林公园,占地2000多亩的盐生植物园正在持续建设、完善中,园内已有了156种苗木,都是培育成功适合盐碱地种植的植物,而几年前的黄骅,能够种植成活的仅有白蜡、国槐、刺槐、柽柳等少数几个树种。随着今年春天完成其余适种地块苗木栽种和配套设施到位,一座集盐生植物展示和苗木科研、生产为一体,兼具科普、休闲、观览功能的专类公园将全部建成。

截至目前,黄骅市建成区绿地率已达33.79%,绿化覆盖率37.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3平方米。全市正在大力推进盐碱地生态修复和城市园林绿化,努力实现2030年城市绿地率39.06%、绿化覆盖率4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平方米的目标,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

湿地入园,“苦咸水”化“明净波”

在黄骅市大大小小的公园、游园采访,那一片片、一处处明净的水让记者印象深刻,浅水处多有芦苇摇曳,平添几分诗情画意。

黄骅怎么会有这么多景观用水?面对记者的疑惑,市园林局副局长刘国栋自豪地笑了:“这是我们黄骅的一大创造——‘引湿地入园’,是节约型园林、节约型城市建设理念的直接体现。”

“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地下水位高,许多地方不用挖很深便有水溢出,这些‘苦咸水’有自净能力,很适合作景观用水;芦苇更是黄骅分布最广泛的植物之一,耐盐碱,生命力顽强,主要生长在浅水区。”刘国栋告诉记者,黄骅市在园林城市建设中秉持自然、生态、节约理念,许多公园、游园的水景就是依势就形,对旧有坑塘、湿地稍加改造建成的。

站在黄骅市西入口附近的南海公园观景桥上四望,165亩的水面十分开阔,近岸浅水处长着不少枯黄的芦苇,取土垫高的岸上,一些树木在风中伫立。“这个公园占地525亩,原是一片废弃砂石料场,地势低洼、杂草丛生。” 黄骅市园林研究所所长张祺超介绍说,公园保留了原有坑塘,扩挖后形成现在的湖面,湖边自生芦苇,岸上高处植树,形成了这片颇具自然风韵的景观。这个公园如今已成为黄骅市最受市民喜欢的公园之一。

通过“引湿地入园”的方式,黄骅市建设了石碑河南排河两河景观带、湿地公园、海华游园、地坤湖公园等,形成了盐碱地上独特的湿地型园林景观。作为今年黄骅市谋划的重点园林建设项目,纵贯市区西部的黄北排干渠沿岸绿化工程已经报批,“引湿地入园”建设方式将在此项目建设中再展身手。

生态惠民,“臭水沟”成“小游园”

黄骅市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变的不仅是“面子”,更是“里子”。黄骅镇楼东村、楼西村、坑东村交界的六道嘴的变迁堪称一个黄骅版的改造“龙须沟”的故事。

67岁的楼西村村民贾兆月一直在此居住,说起这里的变化不由地激动起来:“这里原是一个接纳四方来水的坑塘,常年臭气熏天,夏季蚊蝇成团。”老贾指点着周边的景色让记者看:“现在变化太大了!岸边国槐、白蜡、绿竹、观景石、木制廊道、文化墙一应俱全,成为了一个小游园。”他说,那些沟并没有填,而是在进行雨污分流后埋到彩砖甬道下面去了。六道嘴变美了,居民们吃完饭都愿意出来在这里走走,原先搬走的居民看见环境变得这么好,又搬回来住了。

因“绿”受益的不只是六道嘴的居民。在黄骅湿地公园,商业系统退休职工刘先生正带着外孙子游玩。他住在不远处的大学城小区,建湿地公园之前很少来这里,现在经常出来转转。从小就在此居住,刘先生对黄骅市的变化感受也格外深刻。“不能说‘变化大’,应该说‘变化太大’!现在黄骅市变绿了,变美了,可以休闲观览的地方多了很多。光这一片儿,湿地公园路对过是春熙体育公园,再往北有石碑河南排河两河景观带”,他说,城市美了,感觉市民的文明程度也提高了。

播绿不只在城市,围绕绿色廊道建设、水网绿化、农田林网建设、村庄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以及大方大片造林,黄骅市的绿色正在不断延展,绿量正在大幅提升:今年将完成沿海防护林项目任务2万亩;对大浪淀排水渠、六十六排干等11条骨干河渠,将整体规划、统一绿化;羊二庄镇万亩生态林带已完成土地流转,常郭镇正加力打造李子札千亩果品生态观光园……

黄骅市执着逐绿,绿色也正给黄骅带来更大的回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得到了更生动的诠释。曾经有一位外商来黄骅考察投资,因这里“树没几棵、草没几片”,导致项目搁浅,前几年再来黄骅,项目不到一个月就签约落地,总投资达4亿元。如今,黄骅市已成为投资、发展的热土,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凤栖黄骅,一批国内外名企业、大企业也正纷至沓来。

2018-04-17 1 1 河北日报 c63754.html 1 逐绿盐碱地 打造生态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