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7版:知与行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程瑞山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的谆谆教导和明确要求。在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高度凝练概括了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价值信念支撑与不竭的动力源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党的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党的宗旨。对于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中国人民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唯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并自觉拜人民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把为人民谋利益确定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纵观我们党97年的光辉历程,不难发现,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我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在于我们党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好新时代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把蓝图变成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仍需攻克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越是如此,就越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从历史兴替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今天,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做到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建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奋斗精神,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忌骄傲自满,不能忘记人民、脱离人民。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党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仍然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全党只有不忘初心,居安思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引领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顺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号召层面、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全过程、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真实的民主权利,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研究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并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使我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风采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2018-05-11 □程瑞山 1 1 河北日报 c68036.html 1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