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3版:要闻

硬件与软件相结合

完善公共服务,让家园更美好

我省援建的平武中学占地105亩,投资1.1亿元,是平武最安全的地方。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特派记者 李 巍

龙凤山下,涪江岸边。5月10日,记者走进异地新建的四川平武中学,怒放的鲜花将校园装点成了大花园,标准运动场平整开阔,教学楼、宿舍楼掩映在葱茏的树木中。不用旁人介绍,眼前的一切已经告诉记者,灾后重建的四川平武,把县城最好的位置、最佳的环境留给了孩子们。

如今的平武,最漂亮的建筑是文体中心,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一大批高水平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让这里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高水平援建公共服务设施,“把最好的留给平武亲人”

正是晚饭时间,高三的学生们从教学楼里冲出来,一路小跑奔向食堂。平武中学校长吴绪光告诉记者,离高考越来越近,孩子们恨不得把与学习无关的时间压缩为零,以考出一个好成绩,给最爱的人一个交待。“他们最爱的人里,有河北的恩人。”

“河北高水平的援建项目让平武中学发展至少提前了20年。”吴绪光说,以后再有地震,孩子们也不怕了。因为,这里的新校舍抗震级别达到9级,学校成了平武最安全的地方。

十年前的那场地震,平武中学的教学楼被损毁,孩子们只能在枕头坪临时搭建的板房里上课。2009年7月,接到援建任务的石家庄建工集团的建设者来到平武东皋湾,一个简短的破土动工仪式,点燃了全校师生对新校园的热切期盼。

因为学校选址在一个斜山坡上,平整土地需要开挖巨大的土石方,光平整施工现场就耗费了援建队很多时间。吴绪光记得,援建队刚来不久,平武就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进出平武的交通要道再次阻塞,材料运不进来,油料紧张。工地里一片泥泞,寸步难行。为了抢工期,队员们穿着雨衣雨靴冒雨工作,用木板、石头铺路运送建筑材料。

各种困难没有影响学校的施工进度。吴绪光说,最繁忙的时候,有700多名工人奋战在重建工地上,地基打牢后,平均7天就能建起一层楼。这样的速度让师生们惊叹不已。

为什么要抢建设速度?我省的援建方有自己的考虑。

河北省发改委副主任、原河北省援建平武指挥部总指挥长张平军说,石家庄建工集团希望能在第二年春天孩子们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就能搬进新教室。这也就意味着,占地105亩、投资1.1亿元的这个大工程,工期只能压缩到7个月。

吴绪光最难忘的是2010年春节。为了保工期,100多名援建队员没有回家。农历除夕夜,这些队员们围坐在木板搭成的餐桌旁,一盆回锅肉,一盆蔬菜,几杯青稞酒,就是他们的年夜饭。这场景,吴绪光此后常在给学生上感恩课时提起,话刚开头,泪已两行。

中小学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最能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在援建过程中,我省把这些项目作为第一批开工的援建项目,坚持“把最好的留给平武亲人”,民生工程投资额占到河北援建资金的80%。

我省投资1.04亿元建设的平武县人民医院,建成之初就升格为县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5月10日,记者见到该医院副院长张磊时,他刚刚完成一个患者的脑外科手术。

“以前,这样的手术,患者只能驱车4个小时到绵阳做。”张磊说,河北援建者们不仅给他们建起了新的就诊大楼,还配备了GE四排螺旋CT、DR数字成像设备等,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诊疗水平。

持续“软件援助”,让公共服务设施“建起来”还要“用得好”

5月8日,平武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王绍芳终于盼来了自己的老朋友——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梁义娟。十年前,梁义娟作为我省驰援灾区的医务工作者之一,在平武的“板房医院”志愿服务了一个多月。让王绍芳难忘的是,俩人一块儿给一位大出血的孕妇做紧急手术,板房里没电,同事们打着手电筒站在一旁帮忙。

走过并肩战斗的日子,俩人的友谊愈加深厚。5月8日,梁义娟来到平武,第一时间赶到县人民医院。她不仅要在这里给医护人员们做一场培训,还要支上桌子给平武百姓做一次义诊。

“这次,我们过来搞义诊、开讲座,主要是想进一步提高平武两所县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给他们传授一些新知识和新治疗办法。”梁义娟说。

我省援建平武的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从建设完成之日起,就超前提升为省内一流。但硬件设施再好,医院的医护能力、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等软实力不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这些方面,我省对平武的援助从未止步。

平武县人民医院院感科主任彭玲告诉记者,震后几年间,河北省卫生系统多次邀请他们到石家庄的一些大医院进修培训,不仅培训资料是免费的,他们在医院附近住宿都是由河北免费提供。针对平武一些医院薄弱的专科,我省对其进行点对点培训,帮他们尽快补齐短板。

“2008年之前,诸如乳腺外科、临床药学、微生物检验、妇产科微创手术等,我们医院都没有能力开展。从河北培训学习归来,这些已逐渐成为我们的拿手项目。”彭玲说。

开展志愿服务是我省帮扶平武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另一个手段。

2010年7月,我省从高校中选拔16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平武开展灾后重建服务。志愿服务结束后,一些学子选择留下来,用所学知识为平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服务。河北大学中医系毕业生姚俊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刚来时,姚俊先看到灾后重建的一座座医院、卫生站拔地而起,他觉得这些建筑里“应该装满东西”。在平武工作期间,针对当地中医药行业管理粗放的状况,他从药名、处方、药材标签制作以及不同药材的保存方法,都进行了整理规范。他说:“我愿意永远扎根平武,提升这里的医疗水平是我的责任。”

2008年7月,位于我省廊坊的燕京理工学院的师生们首次到平武县平南羌族乡中心小学支教,至今已坚持近十年。

近年来,这些志愿者们针对灾区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建立了“互联网+在线课堂”。在线课堂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成为长效支教平台。他们还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分学科建立补习班,针对每个孩子的弱科进行集中辅导。另外,他们还单独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并在燕京理工学院校园网络平台创建了在线“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网上教学辅导。

如今,燕京理工学院志愿者们的努力有了回报。他们对口支教的这所小学的综合考评成绩,已经从地震前的全乡末位跃居全乡第二名。

2018-05-13 硬件与软件相结合 1 1 河北日报 c68234.html 1 完善公共服务,让家园更美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