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9版:文化周刊

秉忠筑城

元上都城内的一座楼宇遗址

刘秉忠墓碑

邢台贾村刘秉忠墓地出土的元磁州窑白釉黑花芦雁纹大盆

□刘顺超

他是一名规划师,营两京,定都邑。建元上都,使城市与草原环境完美结合;筑元大都,才有了今天的北京城。

他是一位政治家,上书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元”,创立官制,对当时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

他又是一位诗、书、文、曲兼备的艺术家,多部文学艺术著作传世,而且还创作术数类著作两部。

此人就是从邢台走出的多领域跨界达人——元代太保刘秉忠。

在我的书案上有一本《刘太傅藏春集》,闲暇时我常常翻阅,想从字里行间与这位八百年前的古人对话,这位集杂家为一体的历史名人心中到底埋藏着什么?他又是怎样成为名垂青史的城市规划师和古建大匠呢?

在古老邢州(今河北邢台)的紫金山山谷中遥望,我仿佛看到当年的刘秉忠向我们走来,他的身上带着历史的印记,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刘秉忠(1216年—1274年)是元代邢州人,初名侃,入释(出家)后法名子聪,为官后改名秉忠。

刘秉忠的先祖居于瑞州(今辽宁省绥中县)。金时刘秉忠的曾祖父出任邢州节度使,后其子刘泽留居邢州,此人便是刘秉忠的祖父。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太师国王”木华黎率兵攻占河北,在邢州立都元帅府。当时,刘秉忠仅四岁,刘秉忠的父亲刘润被任命为邢州副都统,负责邢州一带的民事治安等事务。

有一年春天,我来到刘秉忠当年隐居的邢台紫金山,与当地的老农一起寻访他在这里求学的足迹。从五杰峰到紫金山书院,从虚照岩到滴水涧,一路上听老人讲述着当地的传说。这些故事让我想起《元史·刘秉忠传》中的记载,说他自幼聪颖,八岁入学就能“日诵数百言”,十七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秉忠为令史时常郁郁不乐,叹曰:“我家世代为官,难道我宁愿沦为书记小吏吗?大丈夫生不逢时,只有隐退以待时而起。”于是,他便弃官隐居于邢台、邯郸间的紫金山,“苦形骸,甘淡泊,宅心物外”“草衣木食,以求其志”地苦修起来。

在古邢州城内有一座天宁寺,虚照禅师曾主持天宁寺,他听说过刘秉忠苦修的经历,爱其才,招致为僧,赐法号子聪。后刘秉忠又云游云中(今山西大同),留居南堂寺。1242年,忽必烈遣使召当时知名的禅师海云北上讲授佛法,海云路过云中,非常欣赏刘秉忠的才华,于是邀请刘秉忠一起北上。刘秉忠跟随海云前往和林拜见忽必烈,忽必烈当时正广招天下有才之士以成就大业,刘秉忠对书籍的涉猎十分广泛,尤其深入研究《易经》及宋人邵雍《皇极经世书》,在天文、地理、律历、占卜等方面也十分有造诣。忽必烈欣赏刘秉忠的才华,遂留其在身边供职。

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一直以蒙古族名为国名,没正式建国号。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后,建年号为“中统”,仍没有立国号。1250年刘秉忠向忽必烈呈上万言书,针对形势提出因地制宜,应以汉法治理,元世祖甚为赞赏。至元八年(1271年)刘秉忠又建议忽必烈按照中原惯例建立国号,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国名更名为“大元”,并颁布《建国号诏》。

忽必烈还没继承汗位时,刘秉忠就建议忽必烈为百官官职和俸禄作详细的规定,忽必烈继位后让他参照古代官职制度,制定一整套官僚制度,将元朝最高中央机构定为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全国兵权,御史台负责监察。同时中央还设置寺、监、卫等众多官署,确定了元朝的官吏和俸禄制度。在元世祖要求下刘秉忠还和其他人一起制定了一整套朝仪和章服,元朝的统治机构进一步完备,政治得以日益巩固和强化。

元上都代表着草原城市建设的最高水平,对元大都以及同一时期的城市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忽必烈及其以前的蒙古大汗,并没有固定的首都,先后定都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20公里闪电河北岸)、中都(今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村)。忽必烈时,定都大都。而上都和大都的城市总设计师都是刘秉忠。

忽必烈驻帐金莲川时,夏天驻在原金蒙交界的桓州(正蓝旗四郎城)、抚州(今河北省张北县)之间,冬季驻奉圣州北等地,处理政务非常不便。《元史·世祖一》记载:“岁丙辰春三月,命僧子聪卜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城开平府,经营宫室。”忽必烈命刘秉忠择地修建新城。《元史·刘秉忠传》记载:“初,帝命秉忠相地于桓州东滦水北,建城郭于龙冈,三年而毕,名曰开平。继升为上都。”

元上都处于蒙古高原、燕山山脉与草原结合地带,南瞰中原,北依漠北,为漠北与漠南的中点,环境和地理位置都是绝佳之地。刘秉忠在规划设计上充分考虑蒙古族统治者游牧文化的特性,以“与草原融合为一体”为主旨,注重建筑与周边草原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规划原则。

首先,合理安排城市布局。全城分为三大部分:城址本体、关厢及城外防御设施。城址由宫城、皇城、外城组成,宫城位于皇城的中部偏北,皇城位于外城东南部,外城修筑于皇城的西、北,利用皇城东城墙与南城墙,让生活在皇城内具有游牧习惯的皇帝能面对环城的闪电河与金莲川。并将四个关厢进行合理的功能设置,城北为东西向连绵的高岗,俯瞰整个城市,地势重要,设置兵营区;城西地势平整,远离皇城,设置商业闹市区;城东水草丰美,适合驻扎营帐,又靠近皇城,设置为觐见皇帝的蒙古宗王和外交使团居住的帐房区;南关是驿路必经之地,此处设置酒肆和客栈。

其次,将功能建筑按照设计好的格局,划定建造区域。重要宫殿集中在宫城,官署和寺庙、道观集中在皇城,民居和一些次要的官署集中在关厢,宴飨、集会场所安排在皇城的西内,便于统治与管理。刘秉忠用了三年时间将上都建成,1259年,忽必烈赐名“开平府”。1263年,又改开平府为“上都”。元上都代表着草原城市建设的最高水平,对元大都以及同一时期的城市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刘秉忠对元大都的规划设计,从城市的街道、坊制、宫殿、庙宇、衙署到商业设置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才干。

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金中都旧址创建大都,成为大一统元朝的首都。《析津志辑佚》记载:“始于燕京东北隅,辨方位,设邦建都,以为天下本。”从大的地理格局上看,元大都处于天下中心,背靠燕山,南控中原,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是“建邦设都”的理想之地。刘秉忠在元大都的设计上,以《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都城建设理念为指导,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接近周礼之制的一座都城。

元大都包括南城(金中都旧城)和北城(元大都新城),两者的城墙“仅隔一水”。在规划设计上,先选定全城的几何中心,建“中心之阁”。《析津志辑佚》记载:“中心台,在中心阁西十五步,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台。实都中东、南、西、北之中也。”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其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大内正门为崇天门,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桥。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官署区,北面积水潭一带为闹市,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开三门(北垣例外),均符合《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制。

大都城内东西南北各有9条大街,符合“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的传统之法。在中心之阁西面,为鼓楼、钟楼。钟鼓楼之西为积水潭,是元代漕运终点,也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市廛,还有望湖亭、万春园等园亭。街道都遵循统一的标准,南北东西的街道相交形成一个个棋盘格局的居民区。元大都的道路为土路,城市主干道两侧都设置了排水明沟,用条石砌筑。

元末张昱寓居大都时写有《辇下曲》,其中记载:“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谶言若以砖石裹,长似天王衣甲兵。”另一位署名长谷真逸的作者在《农田余话》里也有记载:“燕城,系刘太保定制,凡十一门,作哪吒神三头六臂两足。”这后来被人们传演成“明初刘伯温建哪吒城”。刘伯温与刘秉忠同姓,而且都是精通建筑技艺的历史人物,后人以讹传讹,把两人混淆在一起。

还有学者认为,这种城市设计受到《周易》及邵雍《皇极经世书》的影响,即一、三、五、七、九为天数阳数,二、四、六、八、十为地数阴数,二者中位数五与六相加,恰为十一。以九宫八卦布位,正北为坎位,《周易·说卦》:“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隐伏之极就是关闭,故北边少一门。

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到1285年完工,历时18年。元大都城墙周长28公里左右,宫殿巍峨、寺庙雄伟、园圃美丽、街道宽敞、规模宏大、规划整齐,是座风格独具的街市建筑与湖水完美结合的都城,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大都一直为元朝国都。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元大都进行了详细描述:“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

刘秉忠对元大都的规划设计,从城市的街道、坊制、宫殿、庙宇、衙署到商业设置都倾注了大量心血,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才干。建设好的元大都气势恢宏,结构整齐划一,街道笔直宽阔,功能齐全,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最为神奇的是,13世纪的刘秉忠,居然能利用地磁子午线的方位,确定元大都中轴线的延伸线与元上都城市的中轴线贯通。这种唯有当代通过卫星照片才能审视的大空间子午线,居然在700多年前的元朝,就被刘秉忠所利用,不得不让人惊叹这位古代建筑大师的神奇匠心和超凡智慧。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59岁的刘秉忠随元世祖到上都避暑,至秋,无疾而终。刘秉忠在至元初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死后又赠太傅,追封赵国公。

从邢台一路走来的刘秉忠,其一生虽然以政绩而功勋卓著,但是其城市规划和建筑方面的贡献更是卓然不群,至今为后人津津乐道,成为我国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城市规划设计大匠。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片)

2018-06-15 1 1 河北日报 c74963.html 1 秉忠筑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