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深读周刊·调查

■快评

培育“独角兽”不可“催熟”

无论是捕捉“独角兽”的基金被追捧,还是“独角兽”概念在资本市场上被热炒,都反映出“独角兽”热背后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独角兽”的快速涌现,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一些泡沫。

这些泡沫体现在资本市场上。近期,港股市场“独角兽”股票连遇破发,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相比创新模式,企业盈利状况无法支撑市场过高估值是破发最主要的原因。

还有些泡沫体现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比如有的“独角兽”企业,投资方与创业者相互“抬轿子”,快速抬高估值后套利退出,企业则快速衰败;有的企业,热衷于“PPT(幻灯片)创业”,包装概念,但真正的创新成果经不住市场考验;还有的企业,经过多轮融资后,重新回到传统商业模式或传统卖点上来,“独角兽”特色荡然无存。

这种背离商业本质、过度关注估值,扭曲利用资本市场、丢掉创业初心的做法,会让一些人把对“独角兽”企业的投资变成一场“豪赌”。

业内人士发现,目前个别所谓的“独角兽”,是因为接受资本的疯狂追逐之后获得的估值暴增,并不是在自然成长、成熟的过程中,发展到“独角兽”的级别。

这种资本“催熟”的“独角兽”企业,往往高大而羸弱:尽管估值已经到了10亿美金的规模,但却是规模大、底子薄,企业之根基甚至企业经营的各方面都不完善。

在处理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上,业内人士认为,随着IPO绿色通道的开启,以及证监会从相关制度上进行保驾护航,可以预见,今后会有更多的“独角兽”通过IPO或发行CDR的方式跻身于资本市场。

大量资本涌入,催生了更多新技术、新产业,让消费者受益,而资本市场的无形之手也会加速优胜劣汰,留下坚强的生命体,让劣质企业最终消失,让那些资本逻辑不清晰的投资者损失,这对于培育市场是无害的。业内人士表示,从做大创新创业基数的角度讲,资本垂青“独角兽”企业是有价值的。

但另一方面,面对来势汹汹的资本大潮,创业者也要守住初心,坚守创业初衷。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下,更要时刻保持创新,跟上时代的脚步。

从外部角度来看,政府、投资者都希望“独角兽”快速成长,但事实上任何一个“独角兽”企业,尤其是技术型的公司都是有自己周期的,比如研发一个算法可能就需要八个月到一年时间。

给“独角兽”成长空间,更要给它们长成的时间。

文/记者 袁伟华

2018-06-21 ■快评 1 1 河北日报 c75775.html 1 培育“独角兽”不可“催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