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文化周刊·布谷

灵感的火花

□李秋志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首最喜爱的歌曲,当自己怀着美好心情哼唱时,它像蝴蝶一样飞进窗口,又像泉水一样流入心田。这些动听的音符背后,演绎着一个个神奇而有趣的故事。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是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然而,这首“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圆舞曲,当年却差点被保姆洗掉。在这首曲子创作期间,小约翰·施特劳斯先生回家时,换下了一件脏衬衣。妻子发现衬衣的衣袖上写满了五线谱。她知道,这是丈夫灵感突现时记录下来的,便将衬衣放在一边。她离开后,保姆却把衬衣连同其他脏衣服一起取走了。当她心急如焚地找到保姆时,保姆正要把那件衬衣丢入盛满肥皂水的桶里。她急忙抓住保姆的手臂,抢过了那件脏衬衣,挽救了衣袖上的珍贵乐谱,也挽救了这首不朽的世界名曲。

文艺创作离不开灵感。灵感具有偶发性,没有人能够意识到它何时降临,这就需要天才的艺术家及时捕捉,甚至不惜达到痴迷的境界。

有一次,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到饭馆用餐,点菜后,他突发灵感,顺手抓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背面作起曲来,完全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看着贝多芬十分投入,服务员不敢打扰,准备过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过去了,服务员来到贝多芬身边问:“先生,上菜吗?”

贝多芬如梦初醒,立即拿钱结账。

服务员哭笑不得,说:“先生,您还没吃饭呢。”

“不,我确实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服务员的解释,按菜单上的标价付了款,卷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兴奋地冲出了饭馆。

文艺创作中的灵感,是潜藏在心灵深处的高级思维,也是经过反复思考,遇到偶然因素的激发,突然闪现出来的一种“顿悟”。

意大利作曲家居塞比·塔蒂尼多日构思一首曲子,但始终写不出来。后来,他在梦境中捕捉到了灵感。睡梦中,他把小提琴交给了一个魔鬼,魔鬼为他演奏了一曲动听的乐章。醒后,他立刻根据梦中魔鬼的演奏谱写了一首作品,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小提琴协奏曲《魔鬼的颤音》。

1949年10月1日,作曲家王莘看到开国大典欢腾的场面,一种音乐家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他要创作一首歌颂新中国的歌曲。可惜,一连写了六首,感觉都不理想。第二年国庆节前夕,他出差到北京购买乐器,路过长安街时,看到金色的晚霞笼罩着天安门广场,鲜红的国旗高高飘扬。他灵感突现,词曲立刻脱口而出:“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的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因为双手提着乐器,他无法将词曲记录下来,于是,反复地大声唱着,走向火车站。上车后,他撕开香烟盒,在背面记下了前四句。随着滚动的车轮,看着车窗外的大好河山,优美的词曲如潮水般奔涌出来:“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歌唱祖国》就这样诞生了。

20世纪50年代,电影《上甘岭》摄制完成,可是,影片插曲却还没有着落,这可急坏了导演沙蒙。词作家乔羽接到任务后立即投入了创作。可当他提起笔来,就是找不到一个满意的思路。正当他万分苦恼时,突然,记忆当中闪现出长江两岸的美丽风光,创作灵感终于捕捉到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流畅欢快的歌词,随即顺着乔羽先生的笔端,尽情流淌在稿纸上。

看来,艺术灵感一旦涌现,就会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奇妙的构思,流畅的语言,优美的旋律,一股脑儿涌现出来了。要不,普希金怎么会说:“灵感冲动的一刹那,我那流传百世的作品便一挥而就了。”钱学森先生也把灵感称为“创造思维”。对每一位艺术家来说,留心生活,体验生活,再加上个人的聪明才智,灵感的火花就不会遥远了。

2018-06-22 1 1 河北日报 c76075.html 1 灵感的火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