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深读周刊·钩沉

■相关

“大包干”带来大变化

1991年,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1993年,国家将其写进《宪法》,以法律形式保护这一制度长期稳固。

作为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都是难于估量的。它理顺了农村生产关系,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多种经营的发展,最终被确立为我国农村基本的经营制度。以此为突破口,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迎来了全面变革。

最显著的,是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广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加速发展。

1984年,我省粮食总产比1978年增长26.3%,棉花产量增加8.2倍,油料增长2.2倍,其他农产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缓解了长期以来主要农产品供给紧张局面。

同时,酝酿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变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庭成了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不废除,就会阻碍这一责任制优越性的发挥。

1984年,我省全面开展建乡工作,到年底共建乡镇3671个,原有的政社合一、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不复存在。

而且,农业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优化。在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前提下,我省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加强林果业和养殖业。

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1985年为52∶48,1990年调整为41∶59。林牧副渔业突破依附农业的状态,开始成为独立产业,尤其是畜牧业发展较快,成为农业经济的第二大产业。在种植业内部,粮食生产“一统天下”的局面明显改观,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等高效农业迅速发展。

此外,个体私营经济逐步成长,推动了农村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有限的土地已经无法容纳庞大的农业劳动力,促使部分农民各展所长,因地制宜搞起了以商品生产为特征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

到1984年底,我省农村各类专业户占全省总农户的4.1%。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由1978年的4877户增加到72.24万户,从业人员由9957人增加到127.67万人。

整理/记者 李冬云

2018-08-02 ■相关 1 1 河北日报 c89156.html 1 “大包干”带来大变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