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深读周刊·新知

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是“元凶”

□记者 张怀琛

高温、干旱、灾难性降水……今年七八月间,全球多地极端天气频发,给人类健康、农业、生态系统等带来了广泛影响。寻找“元凶”,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在其网站上发表文章,将矛头指向了气候变化。

热浪袭来,是谁在“烤”验地球?为地球“退烧”,我们该如何作为?

夏季持续高温

“焖烧”北半球

形容这个夏天,许多人会想到两个字:蒸笼。一些网友将其表述得更加形象:“上面是笼屉,下面是火炭,不用锅盖,我就是烧卖……”

气象信息印证了人们的感受。“7月18日至8月4日,我省大部地区持续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33.8℃,比常年同期偏高2.9℃。”省气象台首席气象服务专家郭迎春说,尤其是在冀中南地区,由于温度较高、空气相对湿度较大,俨然变成了一个天然大桑拿房。

为何今年会闷热异常?

“这是副热带高压‘跑偏’作怪。”郭迎春说,它是一种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大气环流的一个重要系统,“本次高温前期,副热带高压偏南,受其影响,我国南方高温发展;随后,副热带高压又明显偏北,进而导致东北南部、华北地区高温发展。”

由于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水汽条件相对比较充足,所以天气主要以闷热为主,再加上湿度较大,因此体感温度往往比观测气温要高。“比如最难熬的那几天,石家庄市区的最高气温虽然较少达到35℃的高温标准,但由于湿度大、体感温度高,人们仍然会感到闷热难耐。”郭迎春解释道。

随着季节更迭,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位置也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专家介绍,往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副热带高压常在日本到我国淮河以南一带徘徊,此时,降雨主要集中在华北到东北中南部一带,所以也就有了“七下八上”的说法。“但今年,副热带高压中心位于华北和东北南部,跟常年同期相比,位置明显偏北,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郭迎春说,也正因如此,今年北方降雨主要在东北北部的黑龙江地区,东北南部的辽宁和吉林则相对少雨。

不仅是我省,在四川盆地、江南、华南及黄淮、江淮等地,这个夏天同样热得人心烦气躁。有媒体报道称,重庆丰都和开县曾连续20天出现高温天气,其中40℃以上的高温日数分别达到10天和9天;重庆、四川及吉林、辽宁等地有22县市最高气温突破7月历史极值。

放眼全球,这个夏天热浪几乎席卷了整个北半球:7月5日,位于中东阿尔及利亚的瓦尔格拉创造了非洲历史最高温度51.3℃;7月6日,洛杉矶创下了43.8℃的历史最高纪录;7月17日,靠近北极的芬兰创造了31.8℃的历史最高纪录;8月1日,韩国创造了40.7℃的历史最高纪录……

到目前为止,世界气象组织已两次发布关于欧洲干旱和高温的指导说明;6月底至7月初,日本遭遇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水和山体滑坡;此外,从全球看,今年6月在“史上最热6月”排名中居第2位。

“包括创纪录的高温、热浪、干旱和灾难性降水等在内,今年夏季前半段,北半球多地出现了极端天气。”郭迎春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高温风险加剧,是今年高温热浪异常的大背景。

北极成观察全球气候变化的窗口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近期全球极端高温和降水等事件正在增加,这与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的长期趋势总体相符。”郭迎春说,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不代表每个地区的增暖速度是一样的。

专家解释,全球气温上升速度呈不对称性,通常表现为北方升温速率高于南方、最低温度的上升速率高于最高温度的上升速率。比如,虽然今年我国的高温日数是1961年以来的第3位,并非最高,但最低温度却是1961年以来最高的,这意味着夜间温度不易返凉,会加重炎热程度。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北极地区气温的上升速度要高于其他地区,大概能达到其他地区的2倍,这种现象被称为极地放大效应。”郭迎春说,正因如此,敏感而脆弱的北极成为科学家观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窗口。

来自中国气象研究院的一组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开始,位于北极地区萨瓦尔巴德岛上的黄河站的气温就已经出现高于0℃的天数,气温比常年气候平均值偏高10℃左右。到3月份,北极地区气温偏高的趋势更明显,且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夏季,导致冷空气活动减弱。

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北极地区冬季的海冰正在不断融化变薄,监测数据表明,今年1月,北极冰层厚度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有专家认为,海冰融化变薄后形成碎片,从南方吹来的强风将碎片推至北极中心,并将热量不断释放到大气层,从而又会使北极地区温度进一步升高。

北极升温会给全球带来哪些变化?

“作为地球大气的冷源之一,北极地区驱动着北半球大气甚至是全球大气的环流。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我国自然也不例外。”郭迎春举了个例子,2016年1月,北极地区出现极暖天气,暖空气通过东亚大槽将冷空气挤压到我国,这便是东北2016年初出现冷冬的主要原因。

此外,近期还有研究表明,我国冬春季易出现雾霾也与北极海冰消融有一定关系。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骥平看来,北极海冰消融会影响大气环流,导致中高纬度部分地区冬春季风速减弱,污染物不容易扩散。

不仅如此,北极海冰的消融除了会让海岸线受到侵蚀外,北极生物圈更会因此遭受灭顶之灾。专家认为,一旦北极海冰面积小于100万平方公里,不仅是北极熊、北极狐等动物会受到影响,在北极生活的人类,如爱斯基摩人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将难以为继。

专家表示,北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反过来,它也在不断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但这个影响有多大、程度有多深,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给出确切的结论,仍需在较长的时间尺度里进行持续观测、积累足够数据,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分析和判断。郭迎春表示,科学家们还需要利用地球系统模式模拟进行验证,才能知道预测是否正确,“这是一条很长的路。”

节能降耗应对气候变化

虽然很难将单一极端天气事件归因于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但此前,很多科学研究已经得出结论: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概率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

世界气象组织统计显示,2011年至2016年在《美国气象学会通报》上发表的131项研究中,有65%的研究发现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比如,人类活动导致某些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概率增加了10倍以上。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地球“退烧”、减少极端天气的发生频次呢?

1991年,菲律宾吕宋岛的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进入大气平流层,近2000万吨二氧化硫和水滴混合形成一种气态反射镜,在高空停留了近两年时间,将太阳光反射回太空,导致1992年至1993年间抵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超过10%,使全球在一年之内降温0.75℃。

由此受到启发,科学家们大胆设想,能否人工制造含硫气溶胶,并将其注入平流层以达到同样的降温效果。尽管听上去很诱人,但作为“地球工程”的主要分支之一,这一设想始终争议不断。

所谓“地球工程”,就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人类根据认知水平和相应能力,利用工程和技术手段,在较大尺度范围对气候状况加以调节或修正,是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不力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在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孔锋看来,向平流层注入气溶胶尽管是遏制全球变暖最快的方式之一,但也是最危险的方式,一旦工程启动,全球气候模式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例如,已有研究表明,如果从2020-2070年间每年在赤道上空喷洒500万吨二氧化硫,南北半球会均匀地蒙上一层硫酸云,使地球气温下降约1℃。但如果这项工程实施后骤然停止,气温则会以实施之前10倍的速度回升,带来的环境变化将使很多生物难以适应。

专家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更加迫在眉睫。未来,应继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探寻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主动节能降耗,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洪涝、暴雪、高温、干旱等这些问题并非短期内产生,解决它们也不能一蹴而就。”郭迎春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群策群力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公交出行、节约用水、节约粮食,当我们选择了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为呵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2018-08-30 1 1 河北日报 c92823.html 1 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是“元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