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3版:要闻

“改”出精气神 光明送万家

——河北省眼科医院的改革发展之路

8月16日,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斜弱视小患者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双眼视觉训练。记者 赵永辉摄

□记者 王永晨

一家地处非省会城市的医院,近年来却吸引了无数省内外患者奔赴“光明”:仅去年一年就收治患者66万多人,实施手术3万多例,其中近三成患者从省外乃至国外慕名而来。它就是位于邢台市的河北省眼科医院,如今已跻身国内眼科第一梯队。

改革让医院从“老态龙钟”到“青春焕发”

8月15日一早,记者来到省眼科医院花园式的新院区,前面是四层的现代化门诊楼,后边有通道连着环境优雅的16层住院部大楼。敞亮的共享空间内有两排长长的候诊队伍。

“新院区设有800张病床,建筑面积11万多平方米,单体规模在国内眼科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1978年,这家诞生于1904年、由小诊所发展而来的医院可谓“老态”尽显:当时名叫邢台地区眼科医院,使用的是解放前建的老式二层楼房,只按照大类分为青光眼、眼外伤等5个科室,大量使用着自行研制或10年前购进的医疗器械,不少复杂的手术难以开展,更谈不上教学和科研。医院全年门诊量仅有10多万人次,业务收入36.9万元,还欠下6.5万元外债。

1979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时任院长黄万升提议制定了“五定一奖”的考核制度:定任务、定人员、定消耗、办公费定额、卫材费定额,收入超额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当年住院人数、业务收入有了两位数的增长,实现扭亏为盈,成为省卫生厅经济管理会议上的典型。

改革让医院上下士气大振,大家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医院开始大力引进先进设备,不断推出改革创新措施,扶持激励以专家为首的医生团队不断通过研究交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努力钻研业务的氛围初步形成,医院的新技术成果层出不穷,多项手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回忆起1995年筹建白内障科时的情景,主任陈志敏仍记忆犹新,“白内障在致盲性眼病中排名第一,但当时只有两名医生,患者想做手术都排不上号。”对此,医院决定大刀阔斧地改革,把细化分工开辟一批新的专科作为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发展至今,医院已设有38个临床、医技科室和20余个专业病组,初步形成了“眼科大而全、专科细而精”的格局。

“从那时开始的正规化、专业化建设,让我院的白内障治疗持续保持国内一流的地位,现在仅主刀医师就有13名。”陈志敏指着一个“三焦点屈光白内障老视手术矫正中心”的牌子介绍,医院是国内最早实施这种手术的机构之一,通过植入人工晶体一揽子解决白内障、老花眼和近视等问题。不仅要让患者“看得见”,更要满足患者“看得清”的高需求。

如今,医院成为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眼科医院,在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小儿斜弱视等多种急危疑难眼病的诊治方面独树一帜,特别是在遗传性眼病和甲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合作让地方眼科跻身国内一流

暑假期间,斜视与小儿眼科成了热门科室。“近期每天平均接待患者500多例,一年仅各类斜视手术就要做2500余例。”但最让科室引以为豪的不是门诊量和手术量,而是团队的探索创新。

科室副主任孙卫锋告诉记者,由于现在太多成人和孩子整天抱着手机,导致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发病率激增。他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将治疗另一种斜视的A型肉毒素注射方式成功应用于此,替代了常规的手术治疗。“简便易行风险小,去年已实施了100多例,今年有不少患者不远千里赶来。”

医疗技术发展无止境。医院始终坚持“开放办院”的理念,不断加强与京、津、沪和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波兰等国内外眼科界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积极推进眼科学术发展和技术创新。医院加强培养和引进各学科的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签约聘任了近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其中波兰西里西亚大学眼科医院爱德华院士成功入选全省首批10名“外专百人计划”。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医院申请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招收博士后进站开展科学研究;与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共建河北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与北京同仁医院合作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始治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实验”及卫生部“常见致盲性眼病的筛查、诊断和干预技术的标准化与应用研究”两项研究,大幅提高了科研水平。

“截至目前,医院已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3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医院科教科科长张敏介绍,由医院承办的中国(河北)国际眼科学术会议即将举办第四届。自2009年以来,医院在全国眼科学术大会提交的论文数量连续9年名列前三。

将“光明”送给千家万户

“治病救人,防盲剔苦”——在医院大门内侧“光明园”的一面石墙上,雕刻着医院的宗旨。“我们制定了‘少得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服务目标。”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铭连告诉记者,围绕“一少三看”,医院持续创新服务措施和工作方式,患者综合满意度超过98%。

“现在我们正针对普通手术积极推广实施‘日间手术’。”张铭连介绍说,“日间手术”指的是患者从住院检查到出院只需24小时到48小时,这就需要医院通过精心安排、流程再造,通过内部消化压力,把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全方位减轻患者的负担。

为了帮更多眼疾患者圆“光明梦”,省眼科医院在不断努力——

“健康快车”是国内唯一流动的公益慈善性眼科火车医院。经过申请,省眼科医院成为我省首家上车服务医院,今年4月组建团队奔赴广东省湛江市,为当地1100多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近期就要奔赴第二站江西省南昌市。

近年来,相继开展了“善行河北——光明梦·万里行”“重走白求恩之路·中加国际慈善友好光明行”等大型义诊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我省及晋、鲁、豫等地送医送药送光明,服务群众5万余人。作为“全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世界瑞霖眼科临床救治(狮子)基金”“燕赵白内障复明工程”的定点医院,已免费为上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做了复明手术,年均为贫困患者减免费用100余万元。

作为我省唯一一家“中国县级医院眼科团队培训项目”的执行单位,医院牵头成立了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科联盟,先后与省内外30余家基层医院签约协作或建立分院,选派眼科专家前去传帮带,每年接收50余名眼科医务人员进修学习,结合远程会诊等形式,扶持基层医院建立完善眼科团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光明”服务。

2018-09-03 ——河北省眼科医院的改革发展之路 1 1 河北日报 c93277.html 1 “改”出精气神 光明送万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