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文化周刊·布谷

打 坯

□徐 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生活条件差,农民的住房都是土房,主要是用土坯砌制而成的。所以,每到农闲的春秋两季,各村都会看到打坯的人群和一排排坯摞,形成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那时农村盖房的宅基大都是四间正房,两小间一门楼。一般说,农民盖房都打六千多坯。

打坯的工具有杵头和模子。杵头,就是用石钎子在石头竖面顶上凿5厘米深的圆眼,然后安上一个丁字形的木把;模子是用硬木、枣木或杜木割制而成。打坯首先要选好土。打坯前,房主扛着铁锨到地里挖一下土,纯白土打出来的坯不结实。纯红土粘性太大,一是不好干活,二是打出来的坯不光滑。最好的土就是白、红两合土。土选好后,一家人开始洇坯坑,把地打成小畦。坯坑洇好以后,住家就要借打坯的模子,然后跑东家奔西家找人帮忙。

打坯的人们早起在住家吃完饭,用小推车推着杵头、模子、铁锨,住家用篮子装着喝水的碗,提着暖壶,布包里装着烟,跟随着打坯的人群赶往目的地,好似开山修路的远征军。

打坯一般是两个人一盘模,一人掌杵头,一人供土。一般一盘一天打500块坯,多打那就是人情了。掌杵头是个技术活,也最累,模子装满土后,掌杵头的先蹦起来,在模子土上猛踩几脚,然后拿起杵头先轻轻地左右前后锤上九下,然后提高杵头挨盘再重锤九下,再朝模子帮上轻锤三下,一块坯就打成了。熟手这整套动作一两分钟就能完成,动作潇洒干练。

当时生活条件差,住家考虑活太累,生怕干活的人们饿,所以上午十点多加一顿“贴晌”。这时,住家用小推车推着簸箩,簸箩内装满了热气腾腾的糖包子、菜、蒸饺子。人们吃完“贴晌”,抽支烟、喝口水,再接着干。快手一上午能打300多块坯,下午点点卯就完活了。晚上回家后,住家为感谢大家,早把饭菜准备好。由于人多,屋里坐不下,在院里排上两排木板子,有凳子的坐凳子,没凳子的就坐上几块砖。住家把油炸花生米、凉拌粉丝、咸鸡蛋、炒菜等“美味佳肴”摆上,没等菜上齐,有的就喝上了。大家在高高挂着的提灯下喝着散酒,你说我笑十分热闹。有的年轻人一戗火就喝高了,这时住家跑过来劝说:“别死乞白赖地喝,多吃点菜,一会儿下饺子去啦。”等人们吃完饺子,住家送人时,就会客气地说:“兄弟爷们儿受累了,没吃好喝好。”这时就会有人说:“还客气啥,乡里乡亲的谁还求不着谁,有条件的就管顿饭,条件差的我们背着锅也来干。”淳朴憨厚的话语,化为优美动听的音符,荡漾在乡村夜空里。

2018-09-14 1 1 河北日报 c96071.html 1 打 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