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9版:文化周刊

老戏台

安新赵北口古戏楼

“宁舍一年粮,也要演一场;宁舍一餐饭,不舍一场戏。”在中国乡村,曾经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戏台。这里不仅仅是戏台建筑本身,更是村民生活的诗意向往,精神期待。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一幕幕大戏在此上演,演绎历史兴衰,教化黎民百姓。人间悲欢,世事沧桑,古今多少事,都在大戏中。已故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有一句名言:“戏比天大。”寓含着艺术家对戏剧的无限热爱和敬畏之情,道出了戏剧滋养精神血脉的艺术魅力。

雄安新区所在地许多村庄都曾建有戏台。但随着乡村的发展,人们娱乐形式多元化,加之历史上白洋淀地区十年九涝,一些戏台湮灭于时光长河中,保留至今的老戏台寥寥无几,更显珍贵。

赵北口古戏楼位于安新赵北口北街,属于康熙年间建造的赵北口行宫的一部分。古戏楼原占地一百余平方米,主体前明后暗,舞台高约1.6米,由大青条石砌成,坚固美观,三面青砖外墙磨砖对缝,光洁平整。解放初,古戏楼曾一度改作他用,至上世纪末逐渐衰落,目前仅存侧墙、后墙山及戏楼前一小片空地(现为北街村健身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漫步戏台下,耳畔若有若无地缭绕起穿越百年的曲调,唱戏的人,恍若在台上唱念做打,深情演绎,唱一曲,醉一曲;台下的观众,听一曲,看一曲,哭也罢,笑也罢,叹世间人情冷暖,品古今世道沧桑。

在容城沙河营村有一座老戏台,其貌不扬,但活跃在戏台上的演员可不一般。通常乡村只有逢年过节才能从外地请戏班子来唱戏,而平时剧团的演员大多是本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大家白天挽起裤角拿起锄头下地干活,夜晚粉墨登场上台表演,村里老百姓几乎隔三岔五就有戏看,剧团的戏装、行头、乐器等由村委会负责购置,农民演员唱戏纯属个人爱好,分文不取,但对演技的要求一点也不低,忙里偷空或农闲时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代一代口耳相传。就这样,沙河营村的老剧团与老戏台相伴存续了上百年。

初夏的一个上午,雄安乡愁调查组来到沙河营村,循着高亢激昂的唱腔和悠扬的管弦乐声,来到戏台前,只见戏台上几位长者你方唱罢我登场,乐队和演员表演水准不逊于基层正规剧团。现年86岁高龄的张春礼老人已当了多届团长,13岁开始学戏,是银派须生。还有84岁的副团长等一批老人,他们虽年事已高,体力不似从前,但对戏曲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丝毫未减。在后台,村民们热情地从老木箱内取出百年戏装和行头向我们展示,岁月不老,色彩依旧。一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乡民曾穿戴上这些行头登台献艺。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戏台下的观众也一代接着一代忘我欣赏。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在戏曲的百转千回、荡气回肠中潜移默化,教化民心,滋养出沙河营村崇尚诗书、邻里友善、家庭和睦的淳朴民风。这里的乡村文明建设在当地乃至全县一直走在前列。

老戏台代表的是一种生活状态、生活方式,一种对传统文化近乎固执的坚守。依凭一代代农民演员的无私奉献和传承,沙河营老剧团存在了一百多年,现如今,演员大部分已年过花甲或古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村里的青壮年多外出营生,这种公益性的老剧团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好在雄安新区的设立,为老剧团带来了春风,希望这些乡村生活的诗意向往,能够传续后世,永葆生机。

(刘洁 文/图)

2018-10-12 1 1 河北日报 c100853.html 1 老戏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