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读书

在花街上一意孤行

□徐则臣

一直盼出自选集,一直怕出自选集。

前者出于虚荣,希望早日拥有“自选”的权力。那也是由于写作之初的胆怯和不自信,这个想必不难理解。后者源自纠结,手心手背都是肉,选出一部分后,剩下的算什么呢?尽管大家都按下不表,心底下还是认为“自选”出的必定是最好的,那么剩下的肯定就归于残次一类。这等于昭告天下,除此以外者,自家都是看不上眼的。如此划定等级成分,对一个作家怕也不是件一清二白的好事。

我的纠结还不在于此,的确是难以“自选”。写作既久,倏忽二十年弹指而过,对文学的判断,我早不再像当初那般斩钉截铁,认为放之四海只有一个标准,世界上的文学就两种:一种好的,一种坏的。而是标准越来越多:重要的、不重要的,喜欢的、不喜欢的,愿意重读的、勉强只能看进去一次的,好但怎么也看不下去的、平平却每次翻看都十分欢乐的,完美但于我无益的、一堆毛病我却受益良多的……只要版面富余,可以一直列下去。

具体到自己的作品,也很难再以好坏截然论之。并非自信到了看自家娃儿哪哪都好,也不是糊涂到分不清珠玉跟砂石,而是遍尝了写作的辛苦,字字血、句句泪,你知道每个字的来处,轻重深浅,切肤之痛,却不足为外人道也,也不能为外人道也。不唯是敝帚自珍,还因为每个作品于你的意义迥异于他人:读者可以直截了当地偏执,喜欢的就喜欢,不喜欢的弃之如敝屣;而你,作者,哪可以心无挂碍地给这些作品分出个亲疏远近、三六九等?人说好的,我可能最不看重;人所不喜者,我可能最难相弃。事情就这么夹缠吊诡。

但是现在,这两个自选集还是出来了:一个中短篇小说,一个散文随笔。那么这两个集子用的是什么标准?

小说如书名所示,以“花街”为据。十五年前写第一个关于花街的小说《花街》时,我就打算早晚以“花街”为名出一本主题小说集。那时候想的是,所有故事都要发生在花街上;现在想法变了,不为形式主义所累,故事跟花街有关即可,哪怕人物走在北京的长安街上。既然他思在花街、念在花街、根在花街,为什么不能算作花街故事呢?花街肯定比我想象和虚构的更加开放。花街欢迎你。所以就有了这自选的九个故事。

为什么是九个而不是十个或者十一个?为什么是这九个而不是其他九个?前者的答案是:九是阿拉伯数字中最大的数;如果不到九为止,这个集子到底要选多少篇,我就更不知道了。而后者,我只能神神道道地告诉你:当我闭上眼,看见从花街幽暗的街道上明亮地走出来的小说中,走在最前头的,就是这九个故事。

散文随笔集《一意孤行》,这四个字是我喜欢的。书法家朋友赐墨宝,我给出的“命题作文”多半也是这四个字。为人须谦和平易,作文要一意孤行。文学没有对错,认准了,一竿子插到底,条条大路通罗马。欧阳锋倒练《九阴真经》也练成了,可见文无定法。这个集子里“自选”的也如此。我所写作过的诸种题材都选取了部分,正路子有之,歪路子、野路子亦有之。正路子歪路子野路子在一起,就是所有路子;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小路必定也通到罗马。

盼出自选集,怕出自选集,还是出了自选集。把道理讲得天花乱坠还是出了。出了就出了吧,一咬牙一跺脚,一意孤行可也。

(《花街九故事》《一意孤行》,徐则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8月出版。本文为书中序言。)

作者简介

徐则臣,1978年生,江苏东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著有《耶路撒冷》《王城如海》《跑步穿过中关村》《青云谷童话》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冯牧文学奖。《如果大雪封门》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获第五届老舍文学奖。

2018-11-23 1 1 河北日报 c109559.html 1 在花街上一意孤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