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7版:观点

用真督实查给基层干部减负

□周丹平

岁末年初,又到了各类检查评比、总结汇报、传达部署的关键时期。记者近日在四川、贵州、江西等地采访了解到,各地落实中央《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系列“减负”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有一些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为了达到全程痕迹、应付各类检查,专门招聘人员从事资料收集、归纳工作。西部某省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表示,“面上的督查检查少了,干部实际负担仍然挺重。”除了整理材料让基层干部烦恼之外,一些“示范点”的接待考察、检查过多过滥也有待规范。“一般点的考察接待、督查检查确实在减少,但是‘示范点’迎来送往仍然较多。像走马灯一样,有时候一天就要接待五六拨。”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坦言。(据新华社1月3日报道)

“面上的督查检查少了”“一般点的考察接待、督查检查确实在减少”,说明各地整治过多过滥的督查检查考核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干部实际负担仍然挺重”“‘示范点’迎来送往仍然较多”却提醒人们,督查检查考核中的一些问题依然在影响着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影响着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督查检查考核作为掌握实际情况、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在很多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时下,一些名目繁多、频次过密的督查检查考核,早已让不少基层干部苦不堪言、颇多不满。有的干部甚至说,“现在不少工作都落在照片、材料、会议记录和各种检查里,就是没有落到实处”。

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会变形走样,成了“瞎折腾”?本是督促、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为什么却加重了基层负担,屡遭诟病?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怪。有的热衷于做虚功、玩花活,设置种种名目以显示自己抓落实抓得详细、具体;有的眼里只有政绩而不顾基层实际,把下基层督查检查当成给自己工作“镀金”、政绩加分的重要手段;有的动辄把任务分解下压,将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甩给基层,以“层层传导压力”为名行“层层推责甩锅”之实。这种情况下,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要对一些人的“官威”动刀,对一些单位和部门的“政绩”和利益亮剑,难免会遇到消极对待或直接抵触。更何况,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互动、交织的结果,革除积弊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看到其长期性、艰巨性,建立长效机制,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既打攻坚战、又打持久战才是治本之策。

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失真失准问题的产生,除了统筹管理不足、作风病时有反复的原因,还暴露出工作方式方法方面的短板。现实中,不少“上级”推动工作缺乏抓手,只能靠所谓的督查检查考核。而不少“下级”缺乏展现工作成绩的方法,常常只有在上级的督查检查考核中,靠“痕迹”、材料来表达。从这个角度看,清除督查检查考核中的种种积弊,既要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又要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渠道抓手,以有效打破以文件落实文件、以督查代表落实等固定模式。这样,才能督在关键、查在要害、考在实处,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更多的实事。

2019-01-08 1 1 河北日报 c116879.html 1 用真督实查给基层干部减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