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5版:聚焦雄安新区

让雄安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雄安新区首届非遗展演活动侧记

25日下午,雄安新区首届非遗展演活动在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举行。图为安新县姬庄村姬家吹打班表演吹打乐。记者 张伟亚摄

□记者 张伟亚

为保护和弘扬雄安新区优秀传统文化、延续雄安历史文脉,1月25日下午,雄安新区首届非遗展演活动在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上演,来自新区三县的13支非遗表演团队参加演出。

展演活动在一曲气势恢弘的笙管乐中开场,随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鹰爪翻子拳、雄县亚古城村音乐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河大鼓等轮番上演,刚柔相济的功夫、古朴悠扬的音乐会文场演奏、丰富多变的杂技、粉墨登场的戏曲表演等,精彩纷呈的节目,给现场观众带来无比美妙的艺术享受。

数百名观众被舞台上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着。鹰爪翻子拳武师们刚一亮相就牢牢吸引了容城中学生王钦的目光,鹰爪108式、地躺拳、罗汉拳、流星锤、双钩及刀枪对决等表演威猛精妙,王钦直呼过瘾。看到几个同龄少年在台上的威风劲儿,他羡慕不已。

舞狮表演也是本次展演的一个亮点。容城县师庄村狮子会创建于民国年间,历经风雨沧桑,长盛不衰。以第四代传人李林为代表的新一代舞狮艺人在传统表演的基础上,借鉴杂技的表演技巧,丰富了北狮表演的表现力,增加了表演难度和惊险性,使传统舞狮艺术得到了更多群众的喜爱。

据介绍,此次参加展演的演员全部是来自雄安新区部分乡镇的村民,为了能给观众呈现一场难忘的演出,13支非遗表演团队早出晚归、不顾严寒、刻苦训练。展演前夕,因为舞台场地有限,舞狮表演者顶着重重的服饰,在室外重复着扑、跌、翻、滚、跳等动作,汗水浸湿了衣服,湿冷难耐,却没有人叫苦。

已经75岁高龄的刘通民老先生出身技艺世家,曾经在全国的许多杂技团体中搭班演出。接到这次非遗展演的邀请后,刘通民积极参加预演排练,往往一跟就是一天。“非遗文化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新区非常重视弘扬咱们的传统文化,能够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就是再累也值得!”

演员们的付出也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这个活动搞得好啊,这么多的非遗项目集中在一起,好看又好玩儿,热热闹闹的,顿时就有了过节的氛围,希望能多办几场。”一位60多岁的大妈对表演竖起了大拇指。

据介绍,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在对雄安新区三县所做的非遗普查中发现,境内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约有300多项,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雄县古乐、鹰爪翻子拳、圈头村音乐会等,省级非遗项目传统造船技艺、王派西河大鼓、端村音乐会等,市级非遗项目师庄村舞狮、雄州黑陶、北辛庄村飞叉等,还有大量刚刚被发现、尚未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项目。

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员表示,雄安新区将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这是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新区将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造、提升并生成新的业态,让其更具有市场活力。希望非遗工作者能够从自身做起,将雄安的非遗文化发扬光大。

2019-01-29 ——雄安新区首届非遗展演活动侧记 1 1 河北日报 c120560.html 1 让雄安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