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3版:要闻

冷总在沧州创业的“热生活”

——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日前,在高级医药中间体分析检测中心,冷延国正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记者 戴绍志摄

□记者 戴绍志

1月21日,渤海之滨。

隆冬时节,走进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打桩声此起彼伏,发货大车来往穿梭,一派火热生产景象。

“协同发展为北京药企开启了新时代,从北京搬到河北,我们投产8个月产值即达5000万元,相当于在北京时期的近2倍。今年有望突破1亿元!”在园区内的沧州普瑞东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冷延国兴奋地对记者说。

占地69亩的普瑞东方公司厂区里,100余台反应釜组成的10多条生产线正日夜不停地生产原料药和高端中间体。在分析检测实验室等待新产品实验数据出炉的晌午,冷延国谈起了他的创业史。

1999年,31岁的冷延国从北京化工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从事科学研究十余载,我见过太多科研成果找不到合作方,无法推向市场。”他下决心,要让更多的科研成果“活起来”,转化成产品,造福全社会。

2003年,冷延国辞职创立了北京普瑞东方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办企业10多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研发出系列产品,市场份额逐渐增加,但公司成长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普瑞东方在北京大兴的厂房是租的,场地有限,想上新产品、扩大生产难上加难。2006年,公司在大兴买了一块地准备建新厂房,去北京市环保局咨询办理环评手续时才得知: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就不再批建化工项目了!

而此时,普瑞东方的大客户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向其伸出“橄榄枝”:若普瑞东方能扩大糖尿病新药中间体的产能,2014年订单将追加到10吨,以后还将陆续追加到30吨、60吨。仅以10吨订单而言,就是2000万元,这几乎相当于公司2013年将近一年的产值。

机不可失。冷延国再次启动了新厂选址。“去过东北、山东等地,政策都很优惠,却没动心。”在冷延国看来,这些地方都不是专业化工园区,没有良好产业配套,不利于医药企业聚集、做大做强。

而沧州渤海新区之行,则让他眼前一亮:这里的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危废处理、工业气体、蒸汽等医药企业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还是北方唯一一家以化工为主的国家级开发区。“当时恰逢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出台,化学原料药制造将在2017年底前全部退出北京,早一步疏解出来早一天受益。”冷延国决定马上启动沧州新厂区建设。

落户河北,看似顺风顺水,但冷延国心里并不踏实:一是到京外办厂,需要在当地重新报批药品品种,审批周期估计最短也得两年多,还会失去“北京药”的品牌效应。二是担心产品检测难。到沧州,样品送到北京检测再回厂,最少两三天,势必影响生产效率。

这时,京冀两地探索实行的医药产业转移异地监管方式,彻底打消了冷延国的第一个疑虑。“现在,我们正在享受这一政策带来的红利。”冷延国说,公司入园省去了跨省(市)转移的审批环节,更重要的是,批准文号不变,留住了“北京身份”。既解决了新药落地转化难题,又可继续享有北京资源优势,保留“北京药”的品牌效应。今年,公司二期50吨原料药项目正在快速推进,明年年底达产后,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

第二个问题也解决了。在冷延国决定出资1200万元建设高级医药中间体分析检测中心的时候,园区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得知他的需求,主动上门服务,协调解决了中心建设所需的手续,还为公司申报获批800万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支持。

2014年走手续,2015年土建施工,2016年设备安装,2017年设备搬家、调试,2018年5月投入生产……五年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普瑞东方也一年一个样。仅2018年一年,公司客户就增加了30%以上,不仅与瑞士诺华、美国吉利德等世界排名前列的药企建立了长期伙伴关系,还成为德国默克、韩国三星以及京东方等显示材料企业的供应商。

讲着自己在沧州的创业史,冷延国感慨:“我的人生和事业都在这里火热起来!”

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入驻药企已达137家、总投资达438亿元。

2019-02-11 ——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1 1 河北日报 c121679.html 1 冷总在沧州创业的“热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