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2版:绘好新时代“雄安画卷”

华北明珠 期待重放光彩

□记者 白 云

时 间

2019年2月12日、13日

地 点

白洋淀

143个淀泊,3700条沟壕,这里是“华北之肾”,又是“华北明珠”白洋淀。

对白洋淀的污染,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痛心:“过去肾功能都要衰竭了,一直在透析。”而今,短短两年治理,流入白洋淀的三条河流都“摘帽”了劣5类水质。1月16日上午,在规划展示中心,谈到雄安新区下大气力处理城和淀的关系,总书记回想起选址的考虑:“当时选址在这,就是考虑要保护白洋淀,而非损害白洋淀。城与淀应该是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让“华北明珠”重放光彩,春雪中,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正在进行。

昔日污水沟 今朝变“景区”

2月12日,白洋淀上游的唐河河道,覆盖了雄安新区2019年的第一场雪,放眼望去,一片白。

安新县后屯村的臧玉平,裹紧羽绒服,拎着手提音箱和几个相熟的女友到唐河污水库河堤跳舞,劲爆的音乐穿透窸窸窣窣的雪花,几个人冻得脸蛋通红,却眉角带笑。

“去年夏天污水库就有了草,有了花,这就成了溜达、照相的好去处。”臧玉平指着架起围挡的污水库河堤说。

52岁的村民谷玉华,正在河堤的羊圈边给羊添草,“那时候,味儿大,蚊虫多,一巴掌下去,十来个蚊子。”

去年,雄安新区将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列为环境治理一号工程。夏天,污水库来了一支施工队,又挖又清忙了几个月,这里的样子就变了。谷玉华头一年夏天敢开窗。

巢军委借调到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水环境事业部一年多,他是施工队中的一员,参与白洋淀上游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污水库的河堤上寒风刺骨,雪花落满巢军委的肩,他搓搓手,指着被雪铺满的污水库库底说,“就那,此前是各种固体废物,我们分门别类进行测定,按照固体废物所含有害物的不同,分别送往保定、承德、天津等多个有固废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打那起,唐河污水库迎来彻底地改头换面。

“我们附近村民是最大受益者。”谷玉华停下手里的活儿一脸的满足。他的房子距离污水库河堤不过5米远,一侧的羊圈里还有50多只羊。

污水库共两处,每处长约7.5公里,宽约150米,分布在唐河河道南北两岸。其中既包括危爆物,也包括含砷疑似危废、含铅疑似危废。

“去年3月份我们进驻唐河项目组,经过2个多月的前期调研,拿出了一份详尽的施工方案。”巢军委介绍,这份方案详尽到每一处危废物到底含有什么有害物质,要分配到哪里去处置。

2018年5月22日开工的唐河污水库一期一阶段项目,将整个污水库分成了8个区段,清理了12.5万吨的一般固体废物,存余的污水全部进行了原地处理,累计完成排爆面积102.5万平方米,外运含砷疑似危废7500吨、含铅疑似危废1000吨,完成库区生态修复工作约50%。

“下一步,我们还将对底泥进行调查分析,做进一步的治理修复。”巢军委说。

600多个坑塘“一坑一策”

“一天两回,上午下午各一趟。”52岁的赵国红是安新县安州镇东角村村民,2018年6月起,他开始承担村里坑塘的巡查工作。

一个坑有什么好巡的?

赵国红的工作对象,是东角村东关南一处3700多平方米的大坑。光溜溜的冰面上,一条小狗跑来跑去,坑中心的两处绿化带好像凝在其中,他的工作是确保没有人朝坑里乱扔垃圾。

这个大坑,在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焦建里的概念里,被称作11号坑塘,是公司中标的雄安新区纳污坑塘综合整治项目23个坑塘之一。

“从我记事起,这就是东关南500多口人的垃圾坑。”赵国红回忆。

村不同,坑塘也有不同。焦建里所在公司承揽的23个坑塘治理第一项工作,就是搞清楚坑塘里的垃圾都包含什么,检测出精准的污染源,从而有的放矢。

“经过全面检测坑塘水质,我们按照‘一坑一策’的要求,建立台账,严格管控,切断污染源。”该项目负责人陈月介绍。

去年6月,东角村的坑塘开始有了大动作:垃圾进行打捞处理,排污口进行污水截流,坑塘放置人工湿地或人工浮岛。

针对COD、氨氮和总磷三种主要污染物严重超标的状况,分别采用了总磷去除剂、高效净水剂,应用以菌抑藻机理,去除有害藻,增加有益藻,重建水环境,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从而使水体长期稳定达标。

“等水质改善后,定期投放微生物制剂,控制氨氮指标,活化水体,提高透明度。与此同时,安装喷泉曝气机,为水体增氧,使表层水体与底部水体交换。”焦建里说。

“等到了夏天你再看,坑中间的绿化岛,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赵国红说,以前谁都不愿从这过。后来,人们开始在坑边乘凉。

一坑一策,一坑一景。焦建里和同事根据不同的坑塘,进行分类生态修复治理。以东角村坑塘为例,中间的生态浮岛就种植了黄菖蒲和美人蕉,美观又能修复水体生态。还有的坑塘种植适宜本地生长的芦苇、荷花,护坡上种植草皮,以达到稳固坑塘坡面、净化水质等目的。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完成治理的坑塘,还要接受一个月两次的水质监测。

2018年,白洋淀淀区水质与2017年同比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总磷、氨氮浓度同比下降35.16%、45.45%,改善效果明显。

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

2月13日,东角村村外,村民王进财穿着橘黄色的保洁员制服,正在清理垃圾,“这几天比较忙,鞭炮碎屑、积雪,得一天一清。”

王进财可能想不到,在距离淀区直线距离千米开外的村子里做保洁,会和淀区的环境治理有关联。

“推进淀区78个村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治理先行工程,是白洋淀内源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程钢说,目前,新区成立白洋淀淀区一体化综合系统整治工作专班,已对6家环保公司技术方案进行了两轮论证,并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针对白洋淀的环境治理,每一步都分外谨慎。“我们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程钢说。

据了解,白洋淀入淀口藻苲淀和马棚淀生态湿地的筹划建设,已完成府河、孝义河入淀口湿地概念性方案编制工作。这项工作从招选开始,就是大动作:2018年8月开始全球公开招选,117个先进技术方案经由7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技术方案进行两轮论证比选,最终筛选出12家入围单位,建成后出水水质要达到Ⅳ类标准。

如此严苛的规划把控,源自雄安新区要聚各方之力、集全球之智,不断加强规划设计,科学制定治理方案,为白洋淀治理提供实施保障。

2018年,雄安新区强化133家涉水企业监管,严格整改提高标准,不达标的全部停产整改。新区三县清理河道垃圾约130.9万立方米,排查整治河道、淀区两公里范围内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11395个。实施五次补水,共向白洋淀生态补水量约1.8亿立方米,白洋淀水位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

去年,新区推动土壤先行区建设试点,在全国率先完成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样品调查分析、重点行业企业信息收集和风险筛查等工作。

未来,什么样的白洋淀,关系着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新区。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上半年,新区力争实现白洋淀流域入河入淀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淀区生态补水得到有效保障;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涵养功能不断增强,水体水质明显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与生态环境质量管理体系逐步形成。白洋淀入淀河口水质达到Ⅳ类标准,湖心区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Ⅳ类标准。

一个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文明城市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相关

白洋淀治理措施——

补水 治污

清淤 搬迁

专家表示,编制《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白洋淀规划》),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白洋淀目前有什么问题,通过科学分析制定相应措施。

规划从流域治理角度出发,统筹考虑了水量、水质、生态三大要素,以白洋淀水质、水生态恢复目标为抓手,通过补水、治污、清淤、搬迁等措施综合治理,全面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使“华北明珠”重放光彩。

《白洋淀规划》指出,按照淀区面积360平方公里左右、正常水位保持在6.5-7.0米的目标考虑,确定2022年之前生态需水量为3-4亿立方米/年;从远期需求与配置看,2022年之后,随着流域和淀区生态环境治理目标逐步实现,生态需水量为3亿立方米/年。

为保障淀区逐步恢复至360平方公里,规划将淀内稻田和旱地逐步恢复为湿地,并建立多水源补水机制。

在实现水质达标上,针对入淀河流,《白洋淀规划》从流域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环境流量保障和加强河道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划要求,确保入淀河流水质达标;工业污染方面,从优化新区产业发展格局、推进传统产业集聚区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规划要求;针对新区农村,分别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养殖污染防治四个方面细化了规划内容。

为全面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提升白洋淀生态服务功能,《白洋淀规划》对淀区进行功能区划,确定了约96平方公里的生态功能区,主要保护白洋淀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及其自然环境,实施严格生态保护管控措施;生态服务功能区,为淀内其他区域,主要展示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淀区纯水村搬迁是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措施。对纯水村,要大力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治理。根据淀区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阶段性目标要求,分批有序实施外迁。其中,生态功能区内村庄约2万人先行搬迁,生态服务功能区村庄有序外迁。

《白洋淀规划》的规划期限至2035年,近期至2022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至2020年,白洋淀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取得明显进展;至2022年,白洋淀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进展,生态系统质量初步恢复;至2035年,白洋淀综合治理全面完成,淀区生态环境根本改善,良性生态系统基本恢复。

到本世纪中叶,淀区水质功能稳定达标,淀区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健全,白洋淀生态修复全面完成,展现白洋淀独特的“荷塘苇海、鸟类天堂”胜景和“华北明珠”风采。

文/整合新华社、人民日报报道

2019-02-23 1 1 河北日报 c123474.html 1 华北明珠 期待重放光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