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0版:文体

2月24日凌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辞世,这位被学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学术生涯与河北缘分匪浅——

燕赵厚土留治学遗风

□记者 龚正龙

从上古时代的刻画符号,到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从考古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到美术史、国际汉学;从甲骨、青铜器、简帛,到玉器、玺印、钱币……任何一个领域,都足够一个人“穷极一生”去研究,而李学勤先生却能纵横其间,不仅在各个领域之间进行迅速切换,且均成就斐然。对于河北而言,他不仅破译“守丘刻石”推动战国中山国考古研究,且对“定县汉简”(后来称“定州汉墓竹简”)进行持续多年的解读和关注,对燕赵文化的研究和弘扬也做出富有创造性的推动。

破译“守丘刻石”,为打开中山王国大门提供了一把钥匙

在省文物研究所的库房内,静静地躺着一块毫不起眼的河光石。石长约90厘米,宽约50厘米,厚约40厘米,为滹沱河畔最为常见的石块。“如果不是老先生破译了这石头上的19个字,可能它会永远被埋没,而战国中山国的横空出世可能要推迟多年。”2月24日上午,获悉李学勤先生去世的消息后,省文物局副局长韩立森心情沉重。

对战国中山国,史书记载仅寥寥数语,且语焉不详。《史记》载:“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那么,桓公新建的中山国都城在哪里?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中山国也被世人称为“神秘王国”。直到1974年冬,省考古队队长陈应祺带队前往平山县三汲村考察,听说30多年前一位刘姓农民掘地时发现过一块刻有符号的河光石,便寻到老人察看那块石头。冥冥中,中山国渐渐向我们走近。

石头上的符号,像是大篆,又像是甲骨文,究竟是什么?陈应祺想到了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于是写信求教。老先生经过仔细考证,将其破译解释为:“现任监罟(注:监管捕鱼的小官)的罪臣公乘得在此看守陵墓,他的旧将曼敬告后来的善良贤德的人。”正是李先生破译了这块相当于墓碑的刻石记载,后来考古人员据此推测,这一带可能有王室陵墓。1977年,通过挖掘,一个神秘的战国中山王国呈现在世人面前。

“可以说,‘守丘刻石’的破译,是打开中山王国大门的一把钥匙。”韩立森说。“中山三器”(中山王铁足大铜鼎、夔龙饰刻铭铜方壶、胤嗣刻铭铜圆壶)出土后轰动全世界,李学勤先生于1979年在《文物》期刊上发表文章《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从考古学的角度讨论了平山墓葬群的文化性质以及白狄中山逐步华夏化的轨迹,其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解读了“中山三器”的文字,认为这些铭文反复引用儒家典籍——主要是《诗经》,说明中山的统治者“不仅通习作为正宗思想的儒术,而且把儒家的政治观点在行动上付诸实践”。

不仅如此,李先生在专著《东周与秦代文明》中,把中山国纳入到春秋战国的大背景中来讨论,认为中山国是北方文化圈中非常典型的方国,中山的华夏化应视为春秋以来民族文化交汇融合整个潮流的组成部分。“这些观点,对于今天我们研究中山国文化依然影响深远。”行唐故郡遗址联合考古队领队张春长说。

解读“定县竹简”,严谨治学梳理中华文化典籍

文字,对于文明传承的重要性已毋庸赘述。刻于石上,或许千年不毁,而书于竹简上,却命运多舛,因此对于竹简的抢救、保护和破译工作历来耗时久且艰巨。李学勤先生最近十多年,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在清华大学引领团队破译2500多枚幸免于秦火的历史“碎片”——“清华简”。其实,早在40多年前,李学勤就破译解读过来自我省的“定县竹简”。

1973年,在定州八角廊40号汉墓,即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发掘出土了一批竹简。鉴于当时我省的文献整理能力不足,竹简被送往国家文物局的古文献研究室进行破译解读。已退休的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守中先生回忆,也就是那个时候,他接触到李学勤先生。

“那是一批非常重要的汉代竹简,我们夜以继日研究,发现这竟然涉及《论语》《礼记》等内容,其文字和当今流传的颇有不同……”已年逾八旬的张守中先生感触极深,“我与李学勤在一起工作,更正谬误、触摸历史,梳理中华文化典籍的过程,至今令人难忘。”

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后来多次中断,而李学勤先生一直对此念念不忘。“当初,曾整理发表《儒家者言》《论语》等文章……”韩立森说,后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专门成立定州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在李学勤等人的指导下,整理了《文子》《六韬》等篇章。这些文章专门送李学勤先生把关审阅后,陆续发表。

关注河北历史,推动燕赵文化发扬光大

“感觉心头有一团火,烧得炽烈!”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郝建文凝视着展柜内的“中山三器”,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作为对中山篆研究多年的一个晚辈,一个有着燕赵血脉的人,郝建文觉得李先生对于河北的贡献,令人敬佩和值得铭记。这也是很多河北文史专家学者们共同的感受。

2016年夏,我省组织的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山国》摄制组走进清华园采访李学勤先生。“采访前拟了十几个问题,我打印在纸上递给先生,请他做准备,谁知先生拿在手里看了几秒钟,就放下了,微笑着说‘可以开始了。’”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程雪莉回忆说,近一个小时的采访,李先生旁征博引,如数家珍地讲述起河北历史文化的魅力。

此外,李学勤先生对赵文化和中华三祖文化也十分关注。

为了弘扬赵文化,1987年9月,在李学勤等历史学家的倡导下,在邯郸召开了首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使赵文化研究走到战国文化研究前沿。18年后,即2005年4月,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在邯郸举行,全国60多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李学勤先生又一次作了精彩发言。他指出,赵文化是华夏文化与戎狄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其文化精神有三:开放、进取和包容。

“千古文明开涿鹿”,涿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5000年前,炎帝、黄帝、蚩尤在这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大融合,开创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史。李学勤先生曾多次到涿鹿进行实地探访和研究。后来,他还撰写了《黄帝传说与河北早期文明的起源》等专题文章,深入地挖掘燕赵文化内涵,推动了燕赵文化的弘扬创新。

“认真、渊博、严谨、朴素……李先生对河北的感情,不是局限于一时一事的,而是站在整个燕赵文化、中华文明的角度去衡量,纵贯了整个学术生涯。而今先生已逝世,但其治学之风,将厚惠于后人,让人永远铭记。”省文物局原副局长谢飞和相关专家学者纷纷表示。

2019-02-25 2月24日凌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辞世,这位被学界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学术生涯与河北缘分匪浅—— 1 1 河北日报 c123635.html 1 燕赵厚土留治学遗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