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深读周刊·钩沉

出将入相孙承宗

《高阳县志》上的孙承宗像。 本版图片均由史克己提供

孙承宗著作

清雍正年间,高阳百姓为孙承宗所立牌坊。

位于高阳县一生活小区内的孙承宗墓碑。

□史克己

■阅读提示

2019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

高阳县白家庄村青年农民张佳鹤早早起床,他盛装净面,点燃檀香,来到自家客厅的供桌前,上香,跪拜,面容肃穆庄严。身后,两个孩子也学着他的样子,作揖、叩首。

供桌上,干鲜果品齐备。墙壁上,一张张佳鹤自己绘就的人物图像威严而和善地望着他们。这个身穿红袍、须髯戟张的古人画像,就是高阳籍历史名人、明代大学士孙承宗,当地人称“孙榜眼”。

治军严整,识人老辣

孙承宗,这位被老百姓称为“孙榜眼”的明代大学士,曾任兵部尚书。边关危急时,他自请督师,任蓟辽经略,是晚明著名的军事统帅,曾让努尔哈赤、皇太极的虎狼之师忌惮不已。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高阳县西庄村人,晚年居高阳县城南街。他少有大志,冰雪聪明。二十八岁辑录高阳志略,常与乡邻老人讲谈兴利除弊事宜。逢廉吏能使,便访其所作所为。

万历二十七年,孙承宗趁赴大同任教习的机会,孤身一人背剑徒步,登恒山,渡桑乾河,走飞孤峪,行程千里,遍历大宁三卫。沿途访察戍边将士,周行边垒,绘制防御地图,借以通晓边防军事。在大同任教期间,他智助地方官,并挺身而出,巧施计谋,平息了一场危机四伏的兵乱。在实践中,孙承宗大大增长了军事才干。

万历三十二年,孙承宗考取进士第二名。此后是他长达十年的翰林生涯,直至位极尊崇的帝师之位。天启二年二月,后金兵连克辽阳、广宁重镇,危及京都。天启皇帝拜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专理边防战守。

上任伊始,孙承宗就把边关的危机、战机、胜机进行了一番分析梳理:必须革除“将兵临阵,而以文官指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文官于幕”的弊制。同时,他建议抚西部、恤辽民、简京军、增设永平大将、修筑蓟镇亭障,并开京东屯田,惩处与辽东军事失利有关将吏,以警示在位诸官。天启皇帝对这些建议一一采纳。

此后,孙承宗又趁热打铁,亲赴边塞。

山海关外,一片腥膻。烽火台下,老帅慷慨。辽东经略王在晋主张放弃辽东,专守山海关。孙承宗直斥庸官无能,决策失当,当即奏请撤换。

此次巡查,孙承宗掌握了许多关键的第一手信息和人才。比如,他发现了袁崇焕。当时,袁崇焕还是一个小小的兵备佥事,而身为朝廷督师统帅的孙承宗,不以官职论英雄,他采纳袁崇焕的建议,遣将戍守锦州、松山及大小凌河,筑宁远城,并与渤海上的觉华岛守兵相犄角。

巡查回朝后不久,孙承宗又自请出关,再次督师。这一去就是四年,风雪大漠,草毡泥房,人不卸甲,马不卸鞍。当时,孙承宗年近花甲,大病侵身,每日便血不止。四年里,孙承宗与他的将士们先后修筑宁远等大城九座,堡垒四十座,练兵十一万,屯田五千顷,拓地四百里。山海关外,军威大振。

有几个细节,突出表现了孙承宗治军的严整,识人的老辣。

第一,袁崇焕英锐豪迈,意气方刚。孙承宗亲自把他调到关外,授予重任,独当一面。但对他擅杀总兵的行为当即斥责训示,毫不宽宥。他既认为袁崇焕“深心远略,意气发扬。其仡仡乎欲杀贼也”,同时,也对他说:你能奉巡抚的命令杀总兵,不怕我的尚方剑杀你吗?一语道出了袁崇焕擅杀的弱点。

第二,孙承宗善于“炼将”。举凡马世龙、祖大寿、赵率教等名将,无不被他的知遇之情打动。在马世龙画就的雄鹰图上,孙承宗题写了这样的诗句:好试屠龙手,且看攫鹰图。在赵率教常年执戈血战的满手老茧面前,孙承宗泪眼模糊,把自己的车舆赠予部将,称赞他“丈夫精神,当为世用”。

第三,孙承宗带兵巡视各个阵地,看到了当年戚继光所筑堡垒。他与将帅们歃血为盟,誓言抗敌,把戚家军当年修筑的城堡命名为“忠盟楼”。在宁远城,孙承宗捐出了皇帝赐给自己的金子,鼓励将士,建了一座“恩宁阁”,将士们痛哭流涕,心志益坚。

就这样,孙承宗在关外四年,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野战部队,修建了坚固的防御阵地。其中就有被军事史专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海军部队,第一支火器营和车阵营。

然而,孙承宗的为国尽忠却没能得到朝廷的完全信任。一方面孙承宗在前线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带领将士浴血奋战,另一方面,他却遭到了朝中宦官魏忠贤之流的诽谤陷害。特别是孙承宗的部将马世龙袭击耀州失利、损兵折将后,魏忠贤大肆构陷弹劾,诬孙承宗“丧师数万,关门且旦夕失守”。因此,昏庸的天启皇帝连发诏书,命孙承宗弃关外诸地,回师听调。

就这样,孙承宗带着满腹忧愤,解甲归田。在家几年,魏忠贤遣缇骑刺探,日夜监视,终无所获。后魏忠贤又以同乡之谊拉拢孙承宗,让孙承宗在高阳为其修建生祠,被孙承宗一口回绝。如此宁折不弯,为孙承宗之后的命运走向埋下了伏笔。

明崇祯二年十月,后金兵入大安口,攻陷遵化,举朝惶恐。朝廷不得不再次启用孙承宗,崇祯皇帝亲自在瀛台召见孙承宗,授予原职,驻守京东重镇通州。

翌年五月,孙承宗调动各部人马,接连收复永平、迁安、滦州、遵化四城,史称“永平大捷”,极大地缓解了京城之危。

崇祯四年,孙承宗以近古稀之年,再赴山海关外,自前屯、宁远抵松山,遍阅三协二十路,边关始固。让人扼腕的是,孙承宗的心腹爱将祖大寿,因遭围困援军贻误战机,弹尽粮绝不得已投降后金。一时间,崇祯皇帝的龙案前摆满了朝臣们请求罢免孙承宗的折子。孙承宗自忖再不能为国征战,遂连上十七疏请求辞职让贤。

孙承宗自此远离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在生命的最后七年里,他在家乡高阳的寒舍内“门无宾朋”,唯“丛书散帙”,不废朝夕。

教育家、诗人、方志学家

孙承宗武进士榜眼出身,曾当过明天启皇帝的老师。天启皇帝称这个大胡子、高个子、声若洪钟的人为“吾师”。

天启皇帝还是太子时十分顽劣,读书时时有玩闹。遇到这种情况,孙承宗常拱手而立,一直等待太子停止玩闹。太子最终不得不向老师道歉。

在晚明三大宫廷疑案中,孙承宗以左春坊中允的身份,参与处理了两起——“梃击案”与“红丸案”,其政治智慧可见一斑。

在“梃击案”中,他提出了“事关东宫,不可不问。事关贵妃,不可深问”的处理方法。由此可见,孙承宗是晚明非常有决断力的政治家。

孙承宗还是晚明的教育家、诗人、方志学家。

高阳故里的一座楠木“榜眼坊”,牌坊上有文字——“丹犀云染本千字,春殿雷轰第二声”。他的“廷对策”“灾变陈言疏”“拟缓举三殿及朝门工程疏”等条陈奏对中,多关注到百姓疾苦。他还是一个心系家乡百姓的水利专家,曾数次参与了家乡水患的治理与抗洪工作。

他修编的《高阳县志》,是中国古代史上优秀的史志作品,不仅扩展了古县志修编的内涵和外延,还对家乡的舆地、建置、兵政、食货、职官、名宦、选举、人物、侯籍氏望、遗文等进行了辑录和发掘。这项工作,孙承宗总共进行了三十四年,直到他督师边关的时候,还在战场前线为《高阳县志》题写序言和条目。

他还撰写了军事学专著《车营百八扣答》,政治学专著《古今中官志》。他生前的著作,被他的学生后辈编成了《孙文正公文集》一百卷。

孙承宗最具艺术感染力的诗作,是他的边塞诗,卓荦沉郁,一时人望。袁崇焕下狱后,他写诗吟道:甘泉烽火彻重帏,信手提戈护九扉。一缕疾肠看赐剑,几行血清洒征衣。

他固守边塞,却被宵小攻讦,他写诗剖白心迹:入夜看荧惑,朝来朝议生。谁将舌上剑,一割塞垣兵。未抵黄龙府,先惊白马营。

金瓯破碎,国将不国,他用诗歌呐喊:手提孤剑向边州,木叶萧萧又早秋……

他写给渔民的诗作,被编入了家乡的乡土教材:呵冻提篱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孙承宗题写的高阳城隍庙对联,也被历代文人雅士传诵着——

上联:问你生平所做何事,欺人懦,诈人财,坑人命,奸淫人妻女,占夺人田地。日积月累,是不是睁睁眼看,世上多少恶焰凶锋,曾饶过哪个?

下联:来我这里有冤必报,破尔家,荡尔产,追尔魂,殄灭尔子孙,降发尔灾殃。鬼哭神号,怕不怕摸摸心头,从前百千机谋诡谲,还容你做么!

有死而已,余非所问

孙承宗最让后人崇仰不已的,还是“忠义”二字。孙承宗以七十六岁的高龄壮烈殉国,当得起“出将入相,大烈元英”的尊崇称号。

崇祯十一年九月,清兵派出一支骠骑绕道长城,直取高阳,在攻陷北京之前,欲先除掉已经赋闲在家的孙承宗。面对生死考验,孙承宗却对劝他逃跑的当地官员说:父母之邦,去将安之?我深受国恩,有死而已,余非所问!

十一月,清军大举进攻高阳。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最终,孙承宗和他的18个儿子、侄子、孙子在这场家乡保卫战中喋血殒命,19个妇孺殉节而死。

有关孙承宗的死法,历史上也是相传不一。

一说为孙承宗力战被俘。《明史》记载,多尔衮派恭顺侯孔尚德劝降。孙承宗说:少胡说八道,快杀了我。清将说,从来没听说有杀阁老的剑。于是孙承宗从容地以弓弦自缢。

一说为孙承宗向清将讨来一匹白绫,然后投缳自尽。看守他的清将将他救下三次,最后,他趁看守轮换时节,说通清军士兵帮自己成义。他叫士兵们搬来一把椅子,自己端坐,把白绫分交两边的清兵一齐用力,自己轰然倒地,视死如归。

还有一说为,清将抓住了孙承宗,先是勒索钱财,孙承宗斥责说:没听说过天朝无钱的孙阁老吗?清兵把他几岁的小孙子领到面前逼迫他投降,孙承宗说:你放开他,他要向我走,我就降,他要是朝着你们手上的刀走,我就不降。小孙子果然脚步蹒跚地走向了屠刀!于是清将恼羞成怒,用几匹战马将孙承宗五马分尸。他咽气的地方,有人立碑以祀,现在还被人称做“白石碑儿”。

后人传说,孙承宗被马踏尸身,头部被践踏缺损,后人为他铸了一金头下葬,又怕被贼人盗墓,于是疑冢颇多,现在存世的就有三处之多。

关于孙承宗的谥号,也有争议。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孙承宗谥号为“文正”,但正史一般记载却是“文忠”。据考证,孙承宗原谥号为“文正”,后由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改谥“文忠”。清朝乾隆年间,撰《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追谥孙承宗“忠定”。

在中国的历史上,唐代以后,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文人做官后,都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文正”。而作为统治者的皇帝,是不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曾国藩等。

民间对孙承宗殉难细节有诸多流传,也印证了他的事迹在百姓记忆中的积淀。在其故去近400年后,当地百姓还在逢年过节供奉他,也是一种民间的纪念了。

■相关

高阳城内

寻“榜眼”

如今,孙承宗逝世已近400年。然而,在千年古县高阳,人们却从未忘却这位“孙榜眼”。

在今天高阳县西庄村西南约1公里的温馨家园小区内,竖立着一块石碑,是孙承宗的后人所立。近年来,每逢清明,都有许多人慕名前来瞻仰。

事实上,关于孙承宗墓的真实所在,多年来一直颇有争议。此处孙承宗墓碑,是根据《保定府志》卷四十三·三十二中“孙承宗墓在高阳县西庄南,承宗官大学士赠太子太师,谥文正”的记载而立。

也许,孙承宗到底葬于何处,后人永远也无法确切得知。但这块墓碑,表达了人们对这位明代大学士的敬仰和纪念。

除立碑纪念之外,孙承宗还一直“活”在历史文化学者的研究里。

在省会石家庄,一个叫杨延欣的高阳人,埋首书斋,十年耕耘,写出了一部百万言的历史长篇小说《大学士孙承宗》。

在北京图书馆的善本馆里,高阳籍老干部孟雷,自费抄写、复制孙承宗著作。在那里,他还偶遇明史专家余三乐,孟雷对孙承宗研究的执着感动了余三乐,在孟雷的帮助下,余三乐所著的孙承宗研究专著《孙承宗传》问世,在文坛传为佳话。

在高阳,还活跃着一个“孙承宗研究会”,经常不定期举办孙承宗的纪念活动。这个规模不大的纪念会,也得到诸多热心人士的资助,活动现场也总是氛围热烈。会上,古体诗、现代诗,大鼓书、民间说唱,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着对孙承宗的敬仰之情。

“孙榜眼”的故事,还一直流传在高阳街头巷尾平民百姓的热议中:

“孙承宗的榜眼牌坊是清朝立的,当时就在咱们县城十字街的西边,听说是用金丝楠木做成的。要不是20世纪60年代被拆了,这处古迹多给咱们提气长精神啊!”有百姓说。

“俺们住的这条解放街,新中国成立前叫作相府街,街上有孙家祠堂,是纪念俺们祖先‘孙榜眼’的。俺们老孙家前些年还保存着孙承宗的印书的模板,每年政府都批给俺们五斤花椒的保养费。印书的模板是梨木做的,花椒最能防虫蛀防腐。”有人说。

文/史克己

2019-03-07 1 1 河北日报 c125322.html 1 出将入相孙承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