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9版:文化周刊

一目千年望雄安

——雄安文脉(下)

南阳遗址

宋辽古战道

白洋淀风光

雁翎队战斗雕塑

□龚正龙 曹铮 刘萍

“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题记

又是人间四月天。清晨,漫步雄安。

未来之城,正拔地而起。

用历史的眼光凝望这片神奇的土地,白洋淀地区自古就是冀中一带文化遗存最为丰厚、风土人情最为动人的区域,幽燕都城、战汉遗存、雄关重镇、宋辽战道……根深叶茂,中华文明的千年传承与积淀,赋予雄安绵延不绝的深远文脉与博大丰厚的人文光彩。飘摇的芦苇,丰沃的泥土,淀泊上的烟云,古籍中的风骨,都深深蕴藏着雄安新区乃至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千年大计,文化先行。中华文明无比灿烂的篇章,正再次蓄力雄起。带着无限期冀,从两年前的那个四月开始,探寻雄安沃土上的文化遗珍,走近千年胜迹,奏响未来之城的新声。

1

护 脉

天色破晓,红日穿林,大地氤氲着勃勃生气。

然而,张丽却顾不上欣赏春日美景,她沿着白洋淀大道急匆匆去迎接来自京津的客人。这是四月里,容城县一个寻常周末的清晨。

“雄安了不起,真是一目千年啊!”客人们观赏雄安新区文化资源陈列展时,不禁连声惊叹。

磁山石磨棒,1981年出土于容城县上坡遗址;战国直刃青铜剑,1985年出土于安新县大王镇向村;汉陶俑,1982年出土于雄县西侯留村……张丽如数家珍的精彩讲解,配合现代技术手段的呈现,赢得阵阵掌声。

面积约175平方米的展厅,展出文物54件,两年来,已有无数人前来观看欣赏,久久驻足,沉醉其中。从这里,人们鲜活地了解了雄安悠久丰沛的历史文脉,在阵阵赞叹声中张丽享受着来自故土的自豪,不知不觉中泪花闪闪。

张丽不是个爱哭的女人。两年来,她却动情地哭过多次。

父亲张吉星,是容城县第一任文保所所长。她耳濡目染,于1993年进了文保这一行,后来也当了所长。工作缺人手,她没哭;文保经费少,她没哭;独自扛着自行车蹚水进村寻找文物,她也没哭……

2017年5月初,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吹响“集结号”,在石家庄召开的动员会上,面对着来自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等机构以及京津晋豫等省市的专家学者纷纷宣誓投入雄安文物保护战斗时,这个基层文保所女所长哭了——那是喜极而泣的泪水——“真没想到这么快,文物战线的精兵强将都来支援雄安了,雄安的文化根脉留下来了。”

“要坚持保护优先,全面排查雄安新区文物古迹,切实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层层落实保护责任。”今年4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在雄安新区调研检查时的讲话,掷地有声。

一个新城市要立得住,关键要传承好自己的文脉。自古以来,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都是从挖第一铲土或动第一块砖的时候就已经把文化深植其中了。

两年来,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迅速建起工作基地,协调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省文物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组成10个工作组,对雄安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以村为基本走访对象,实行拉网式全覆盖探查。

地下埋藏文物尤以新石器、战国、汉代为多,涉及城址、聚落址、墓葬、窑址等;地上遗存则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碑刻以及近现代革命史迹。2017年底,调查登记各类文物遗存263处,其中遗址189处、墓葬43处、古代建筑15处、近现代文物16处。在此基础上,2018年启动雄安新区环境考古调查和白洋淀区域文化遗产调查。2018年底,完成雄安新区文物调查报告和雄安新区文物调查专题报告。

在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的每一处现场,都能见到队员们夙兴夜寐,手拿设备,探宝溯源。张丽和文物战线的同行们并肩作战时,看着忙碌的联合考古队队员们吃那么多苦,禁不住眼眶再次泛红。

曾有人问过她,为啥变得爱哭了?她擦擦眼睛说,诗人艾青那句诗最贴切——“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

寻 脉

“水会九流,堪拟碧波浮范艇。荷开十里,无劳魂梦到苏堤。”从容城、雄县、安新一路走来,呈掎角之势的三县互为表里,始终环绕着白洋淀。站在白洋淀的长堤上,碧波荡漾,花香阵阵,不由自主地想起这副对联。

文脉传承,水韵相生,独特的地理和生态总能孕育非凡的历史文化。无疑,白洋淀涵养着整个雄安的文脉源流。

白洋淀地区有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多条沟壕纵横交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华北之肾”的美名当然说的是气候调节功能,其秀美的水域环境还赋予了白洋淀另一个美誉——“华北明珠”。

把历史的镜头推向时光深处。西望太行,东临古黄河,白洋淀地区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人类生存,其湖沼环境孕育发展了独特的北方平原水域特色文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历史文化区。一万年前,在白洋淀区域古人类便择地而居,结网而渔,创造和遗留下我国北方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可以说,最早的白洋淀先民,点燃了河北平原早期人类的文明篝火。而以此为开端,这里汇聚着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完整序列:

容城上坡遗址、安新梁庄遗址;安新留村遗址、容城北城遗址;任丘三各庄遗址;容城午方遗址;安新申明亭遗址、任丘哑叭庄遗址……

历史的连续性,使其成为研究这一地区史前文化的年代标尺。白洋淀地区成为河北古文化遗存分布最密集的文化区之一,并奠定了白洋淀地区古文化发展的基调与趋势,其特性为文化发展的四方兼容性。

开放、兼容与汇聚——可以设想,在遥远的人类文明初期,这里就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基因。再加上气候的巧妙作用,白洋淀迅速发育,面积扩张,覆盖今保定大部分地区,襟连廊坊、天津、沧州等地,日渐成为地域中心,成为中华文化发展体系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四月,离白洋淀不远的南阳村,不时有雨点洒落。村南,南阳遗址保护碑,在细雨中兀然而立。

近距离凝视那些板瓦、筒瓦、釜、罐、盆、陶纺轮、铁镢、铜箭镞、骨簪……耳畔响起鼓角争鸣之声。分明听到远处“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吟唱,那是燕太子丹的家国绝唱、荆轲的侠义绝唱、高渐离的悲歌绝唱。那是易水北岸的武阳城,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下都。那一刻,慷慨悲歌作为一个历史影像、人格风骨、文学风度闪耀星空,奠定了其在中华灿烂文化中的位置。

燕,这个字对河北乃至中华文化而言意味深远,每每提起都会动人心弦。追根溯源,燕文化的前身又何在?

南阳遗址继2017年发现汉代城墙后,2018年又发现1处西周、春秋遗址,并解剖2处战国夯土城垣遗存……考古发现的战国中晚期夯土城垣,为寻找燕桓侯迁“临易”城邑提供了重要线索。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重要标尺性考古基准点,“大南阳”遗址成为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缩影。

从历史深处走来,雨和水,继续滋润大地和天空。

“叹为观止!除了惊叹于古人的坚韧、智慧,你分明能感受那保家卫国的不屈之气!”冒着细雨,在北京工作的王斌利用难得的休假,带着家人首次抵达雄县,寻觅神往已久的宋辽古战道遗址。置身古战道,眼前仿佛闪烁着千年前宋辽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无声地诉说着烽烟中的边关往事。

“文化是一种血脉联系,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旅游应该是一种‘遇见历史’的文化之旅。”行走在幽深的边关战道内,这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IT精英深深感受到白洋淀的独特水域环境滋养着雄安,其人文气息影响着雄安。

的确,历史上白洋淀与周边居民的关系从来都是互惠互利、相依为命。

从唐代后期开始,人们修渠通水,引水灌溉,扩大农业灌溉面积。宋辽对峙时期,宋朝官民利用白洋淀建阡陌、浚沟洫,河通淀、淀连河,建成“塘泺防线”,并在白洋淀北界以燕长城遗址为基础,筑起一条沿淀通往霸州几百里的堤防以及寨、堡、地道、关隘等作为防御设施。明永乐年间,官府主持移民白洋淀,建村、扩寨、筑房、造船、筑堤、挖沟、造田,白洋淀地区的经济得以发展。清朝,围淀造田,筑堤围圩,“环淀有堤百里”,人口稠密……

沧海桑田,水天一色,自然与文脉在相互塑造交融中,涵养出一方人文精神,融合与拒绝、兼容与相持、开放与抗争……白洋淀的优美,雄安文脉的绵长,从历史深处款款而来,向未来之城迤逦而去。

3

理 脉

“燕南垂,赵北际,其间不合大如砺。”苏轼在《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中,眺望远方,思绪万千,开笔雄劲。

秋声浩荡动晴云,感慨悲歌气尚存。人类的精神永远在心灵的深处,凝结在一方风土记忆里。容城三贤之一的刘因故居,游人络绎不绝。人们来这里凭吊和瞻仰这位被盛赞的“不召之臣”。其凛凛之气,一句“生存华屋今焦土,忠孝遗风自一门”道尽古代文人的风骨。

瓦桥雄关、宋辽战道、水榭歌楼……雄安的历史,当然不是从宋开始,但写雄安的诗歌,却自宋以来闪耀于中国文学史。欧阳修、姚鼐、沈遘、苏辙、孙奇逢、查慎行、纪晓岚……这些文人雅士遭际各异,志趣亦殊,他们用一个个汉字构筑诗词,用一个个脚印记录行踪,写下他们面对这片神奇土地的所思所想所憧憬的“雄安记忆”。

容城县贾光村保存着一口明代古井,相传孙奇逢的祖父,在搬离贾光村前为造福桑梓植槐凿井。2018年,作为雄安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专项调查组成员的刘洁来到这个古朴的村落,去探访传说中的古井。

“就是这里!就在最壮实的槐树边上!”村中长者带着刘洁拐过一片民居来到房后,挺拔的古槐映入眼中,古树虬枝,已有几人合抱之围。婆娑古槐下便是古井,像村庄灵秀的眼睛,阅尽沧桑。古井老槐相伴,乡愁随风扑面,刘洁感同身受。一路调查,一路记录,深情地写下“雄安乡愁”系列文章,让更多人从中寻觅到那悠远的乡土记忆。

“躬行实践”“黜虚务实”,这是历史上的雄安留给今人的精神财富。富有担当、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的文化气质,被刘因、杨继盛、孙奇逢为代表的“容城三贤”继承发扬。

北风凛冽,寒气逼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北京西市。“肉尽,筋挂膜,复手截去。狱卒执灯颤欲坠,继盛意气自如。”那天,杨继盛拖着残躯,昂首向天,临刑前慨然而作《就义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前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清代纪晓岚、刘墉、翁同龢等都在杨继盛遗嘱写本上题跋,对其推崇之至。

白洋淀,自古烽火不绝,一路走来沧桑艰辛。然而白洋淀文化圈的修复能力很强,一如淀边历尽枯荣的蒹葭,春风过处,郁郁菁菁。

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最坚韧的不是铜墙铁壁,最难击垮的也从不是千仞之城,而是流淌在骨子里的文化血脉与民族精神。渥城书院、正学书院、葛乡别塾、静修书院被誉为“白洋淀四大书院”,其精神文脉在书声琅琅中世代传承。清代容城县80多个村庄中,就建有102座私塾。明清时期,雄安地区有知名学者多达40余位,形成“颇知向学、士类渐众”的局面。

“江山自古有佳客,烟雨为谁留太行?”

数百年前,刘因写下《登雄州城楼》,发出千古之问。其实,历史早就给出答案:是这方风土,是这方人文。

4

续 脉

四月的白洋淀,春风拂面,新苇吐绿。刚刚过去的清明节,无数人来到白洋淀,来到雄安,在“蓝绿交织”中,享受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美景,也切身感受红色文化对心灵的洗礼。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4月21日,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负责人张奇元迎着淀泊中吹来的阵阵微风,向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再一次唱起了这首歌谣。歌声传情、豪兴万千,这首记录抗日战争期间白洋淀上雁翎队神勇无敌的民谣,至今仍广为传唱。

“因陂泽之地,潴水为塞”,白洋淀是天然的游击战场所,成为当年雁翎队伏击日寇的主战场,镌刻着鲜明的红色印记。当年,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淀区人,拿起猎枪、渔叉、土炮,组成了雁翎队。“天当被,地做床,芦苇是屏障。喝的淀中水,吃的百姓粮。咱是人民子弟兵,打败鬼子保家乡。”这是雁翎队建立初期,雁翎队队员驻扎在芦苇荡中的生活写照。

打日寇、除汉奸、端岗楼、拿据点……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安新县城,雁翎队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120多人,与敌军交战70余次,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打鬼子保家园的故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至今,“雁翎队”精神,依然闪闪发光。

去年,白洋淀景区接待游客达270.9万人次。今年清明节期间,仅雁翎队纪念馆,单日接待游客就近2万人次……65岁的张奇元对白洋淀及其周边的红色文化如数家珍。除了白洋淀的雁翎队,还有很多留给后人的“红色记忆”,端村惨案遗址、雁翎队打保运船旧址、圈头烈士祠、安州烈士塔、雄县米南庄地道战、容城县北后台烈士陵园……

“谁不盼着家乡好?祖祖辈辈生活在白洋淀,在这里摇着橹、划着船长大,感情深着哩!很多村民都义务当起了红色文化宣传员。”张奇元说,这些革命文物遗迹,有着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雄安新区的设立,让白洋淀旅游热愈发升温,其中红色旅游成游客首选,为传承红色文化带来了新机遇。应该抓住契机,进一步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故事。

是的,历史与未来,已然在这里交汇。眺望着芦苇深处,不禁想起作家孙犁对白洋淀的记述——

“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

水运映着国运,而历史又是何其垂青白洋淀、垂青雄安。

近代以来,这份垂青化作沉着、从容和自信,更深深凝聚在不屈的红色文化之中。《荷花淀》《白洋淀纪事》《风云初记》《新儿女英雄传》《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等红色文学经典,构成了中国抗战文学史上重要内容,反映了雄安厚重的文化品格和丰盈的精神内涵。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

是呢,如果说传统文化凝聚着乡土情结,那么红色文化则蕴含着奋进不屈的力量。雄安丰沛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让这两种文化血脉相传、相辅相成,化作文化根脉,成为群体记忆。

把古树、古建筑、古牌坊标清楚,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2018年初,雄安新区启动“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深入村庄一线调查走访,主动对历史文物、历史风貌、文化遗存进行保护,通过登记造册、建档存根,形成了2367项“乡愁点”数字坐标总图。

留住了文化记忆,就有了养分之源,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就会蓬勃发展。

“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的这段话,悄然浮上心头。

看,那白洋淀波光粼粼,阳光下金灿耀眼,雄安画卷,徐徐铺展。明日之雄安,正从时光深处走来,又必将走向璀璨未来。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片)

2019-04-26 ——雄安文脉(下) 1 1 河北日报 c131777.html 1 一目千年望雄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