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4版:要闻

啊,红军桥!

□新华社记者

再走长征路,沿途不时出现的一座座“红军桥”,让记者难忘。

红军长征涉越过近百条河流,逢水架桥成了家常便饭。这些桥,每一座都有故事。

信任之桥

贵州黎平县高屯街道上少寨村河边,有一座80多年前红军整修的桥,当地人称作“少寨红军桥”。

1934年12月中旬,红军先遣连进寨。那时,国民党造谣红军杀人放火,当地人大多躲到山上。先遣连进寨后宣讲红军是穷人的部队。战士们看到八舟河上的桥又矮又小,提议修整。

“红军讲话和气,留寨的人就把外面躲藏的人喊了回来,跟红军一起修桥。”上少寨村民吴锡焰说。

80多年来,这座红军桥经多次维修,现在1.5米宽,50米长。吴锡焰说:“为了纪念红军为我们架桥的情谊,这座桥我们会一直用好、保护好。”

记者了解到,在少寨村红军桥下游约200米处,一座可以行汽车的水泥桥刚刚落成。桥还未命名,当地村民已经叫它“新红军桥”了。

恩情之桥

1934年12月,湘江战役后,红军西进至桂北越城岭山区。

当时,广西军阀把瑶族民众驱赶到荒山上,百姓民不聊生。红军先遣部队到来后,为瑶族民众做了很多好事,瑶族民众受到感动。

兴安县同仁村瑶族等民众得知,红军要在龙塘江上修桥迎接大部队,便义务帮助红军修桥。国民党军发现桥被修整了,派人拆桥。当地民众又连夜把桥修好。红军大部队听说这件事,很感动,派工兵上山伐木,重建并加固桥梁。

20世纪70年代,由于道路硬化需要,木质的红军桥要改建成水泥桥。当地共产党员、基干民兵与瑶族村民又一次共同修桥。这座凝结了几代人心血的红军桥,让瑶族同胞世代铭记。

胜利之桥

桥的故事,写满长征路。

这一座座红军桥,体现了工农红军与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这是长征乃至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而今,在贵州省瓮安县,当年红军抢渡乌江的峡谷上,建起了一座江界河大桥,至水面高度263米,主孔跨径330米,气势巍峨。

中共瓮安县委书记张文强介绍这座大桥时说:“我们修路建桥,归根到底是为了造福百姓,帮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新长征的目标。”(采访记者:张瑞杰、李黔渝、朱超、齐健)

据新华社贵阳7月9日电

2019-07-10 1 1 河北日报 c141767.html 1 啊,红军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