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7版:观点

集思录

治一治到处飞的“责任书”

□贾梦宇

目前,乡镇政府权小责大,甚至有责无权已成为基层干部的共识。一些上级部门把不该乡镇承担的工作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发放《任务告知书》以及下文件、发通报等方式,以属地管理为名安排到乡镇。据一位在乡镇工作了12年的镇党委书记王辉(化名)介绍,从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其所在的乡镇认领各类《责任书》《任务告知书》共42份,其中属于乡镇职责范围内的有20项,剩余22项任务,都是各单位和部门“下放”的任务。(据半月谈网7月30日报道)

近年来,签订责任书已成为很多地方推动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但凡责任重、影响大、要求高的工作,大都要签订责任书。实践证明,签订责任书在压实干部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中的确发挥了明显作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然而,必须重视的是,现实中,一些地方签订责任书却被异化为上级部门任意向基层“甩锅”的手段。就像新闻报道的那样,各类责任书“如雪片般飞下来”,“防疫防火防滥采,啥事都能往下甩”。满天飞的“责任书”,不但加重了基层干部负担,挫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还引发了许多其他问题。比如,淘汰黄标车,本属于交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工作职责,但上级部门为了完成工作,就把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而乡镇却没有扣车权。再如,私挖滥采的打击整治,本是国土局的职责,但国土局只负责出具一纸《处罚决定书》,具体执行则交给乡镇政府,而乡镇政府并没有执法权……如此情形下,“被责任”的乡镇政府要么只好违法行政,要么只能浮夸虚报、弄虚作假。

属地管理中的属地不单指地域的属地,也指责任和职能的属地;“谁主管谁负责”正是属地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些上级部门断章取义,将自己应该担负的职责“甩锅”给基层,使责任书异化为逃避责任的“挡箭牌”,是典型的懒政思维和行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

今年是“基层减负年”。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全面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落实中央要求,更好给基层松绑减压,必须坚决打掉用“责任书”推责、甩锅的任性,让属地管理真正回归本义。

2019-08-01 集思录 1 1 河北日报 c144376.html 1 治一治到处飞的“责任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