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2版:文明河北

以次充好、夸大宣传、未体验就推荐……当前,网红经济火热背后的诚信隐患不容忽视

“网红带货”:切莫赚了快钱丢了诚信

关注诚信建设

新华社发

□记者 董琳烨

“宝宝们这是史上最低价了,快下单,最后10秒钟,10、9、8……”

10月21日,天猫“双11”预售首日,看到一位美妆主播直播推荐的一款颈霜,河北经贸大学大四女生韩雨临睡前又下了一单。

“当时一听是限时抢购,网红直言亲测效果好,还附送按摩仪,没多考虑就下单了,使用将近一个月发现这款颈霜的成分和普通润肤霜差不多,效果一般,不像主播宣扬的那般神奇。”韩雨说,自己一直是网红直播平台和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忠实用户,一些网红的确给网友们带来不少质优价廉的商品,但是买到质量有瑕疵、功能夸大的商品也不是新鲜事。

近年来,随着电商新业态不断出新,网红经济逐渐兴起并火热起来,从化妆品、食品、生活日用品,到珠宝首饰、奢侈品,网红直播带货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促销方式。

记者了解到,今年天猫“双11”预售首日,就有1.7万个品牌开启直播,多款品牌单品成交额破亿,在淘宝,今年超过10万商家开通直播,开场8小时55分,引导成交破百亿。此外,在快手、抖音等平台,“网红带货”同样如火如荼。

看似直观的直播过程,却暗藏购物“陷阱”。伴随五花八门的网红产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诚信危机也随之而来。

“货不对板的情况太多了。”这是家住省会藁城区杨女士的“吐槽”。不久前,杨女士为减肥很是发愁,在网红主播的推荐下买了声称不影响饮食的减肥产品日本酵素,没想到吃完会有胸闷、恶心的症状。杨女士坦言,直播中一些产品打着网红亲身体验的旗号,有的甚至配带使用笔记,很容易催生观众的消费欲望。

11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中消协表示,综合分析监测期内网络舆情集中“吐槽”的问题和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引发今年“双11”网络消费维权舆情主要有五方面矛盾,其中直播带货销售方式“野蛮生长”与平台责任意识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列在第一条。

“网红经济是以网红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在平台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的一个过程。”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高文海认为,网红经济的本质是口碑经济,信用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切莫贪图快钱而罔顾消费者利益,让正在高速发展的网购产业陷入信任危机。”

他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应与电商平台积极合作,通过建立信用评价机制、联合惩戒制度,对网红的误导性宣传等失信行为进行相应的惩罚,对违法情节严重、污点信息较多的网红列入黑名单,取消其直播带货资格。同时,电商平台也要切实担责,强化管理,加强审核,为消费者把好关,杜绝诚信隐患,创造更好的网络消费环境。

2019-11-29 关注诚信建设 以次充好、夸大宣传、未体验就推荐……当前,网红经济火热背后的诚信隐患不容忽视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17220.html 1 “网红带货”:切莫赚了快钱丢了诚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