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5版:要闻

最美奋斗者

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接力绿荒原

□本报记者 陈宝云

有一种美叫塞罕坝的秋天——百万亩林海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美不胜收。

很难想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茫茫荒漠。五十七载春秋,三代塞罕坝建设者“一代接着一代干”,用青春和汗水,让荒原变成了绿洲,把风沙紧紧扼守在塞外,谱写了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壮美诗篇。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人接续57年的奋斗故事,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森林茂盛、水草丰美、鸟兽繁多。公元1681年,清康熙皇帝设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猎苑。

清末,为弥补国库亏空,木兰围场开围放垦,森林大肆被伐,加之山火不断,到上世纪50年代初,“美丽的高岭”退变为茫茫荒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土绿化。

1961年10月,寒风嚎叫,大雪横行。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局副局长的刘琨,骑马踏察塞罕坝,在红松洼一带发现一棵挺拔的落叶松,为荒原造林提供了依据。

1962年2月,林业部决定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那年秋天,来自18个省市区、24所大中专院校,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名创业者满怀激情,迎着滚滚寒流,在白雪皑皑的塞罕坝吹响了“向荒山要树”的战斗号角。

热血青年干劲足,两年种下6400亩落叶松。没多久,一瓢瓢冷水,浇得他们透心凉:幼苗接连夭折,成活率不足8%。

“1963年的春节,外面的雪有一米多厚,大伙儿愁眉苦脸地熬过了除夕夜。”83岁的老职工张省回忆道,思乡之情伴着造林失败的沮丧,一股林场下马风在职工中蔓延。

党交给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坚决不能退缩和放弃!关键时刻,王尚海、刘文仕、张启恩等首任场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把家从承德、北京等城市搬到了塞罕坝,以示决心。在他们的带领下,林场技术攻关组改进了“水土不服”的苏联造林机械,改变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信心和希望在荒原上重新燃起。

1964年春天,林场决定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200多名职工冒着料峭春寒,在山上吃住30多天,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全场士气大振,大规模造林战役打响。

建场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缺衣少屋。极端最低气温达-43℃,年均积雪时间达7个月。建设者们不畏艰难困苦,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喝雪水、啃窝头、住马架子、睡地窨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建设者们用困难锤炼意志,用行动践行初心。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扎根坝上,“美丽的高岭”重现生机与活力。

算好“加减法” 提质又增量

从1962年到198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共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超额完成建场时国家下达的造林任务。林场随之进入以森林经营为主、造林为辅的时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林场大部分林木进入经济成熟期或主伐期,采伐、销售木材成为林场增收主要渠道,木材收入一度占林场总收入的90%以上。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很快意识到,“一木独大”无异于舍本求末,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旅游、苗木等非木经济,将木材收入比例降至50%以下。“一减”实现“多增”。

“根据调查和预测,‘十三五’期间塞罕坝林木蓄积年生长量约为54万立方米,只要年均消耗蓄积维持在20万立方米左右,完全可以保证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健康增长。”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科长李永东说,省给林场下达的“十三五”采伐限额为每年20.4万立方米,但实际消耗量一直控制在13万立方米左右。

森林抚育上,改“皆伐”为“间伐”,一字之差,相差万里。“皆伐是整片放倒。间伐是‘伐次留强’,通过调整林木密度,为林木更好生长留足空间,提升森林质量。”李永东说,科学营林,换来了林木总蓄积量增加,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了1012万立方米,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

“森林抚育”提质量,攻坚造林增绿色。

“两年前种下的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9%。”站在坡度近40度的大黑山阳坡上,林业科副科长范冬冬说,这片石质山阳坡,曾有专家断定“种树难活”。

2017年8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后,林场职工备受鼓舞。“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但老一代人‘艰苦创业’的劲头不能丢。”

为此,他们把一万多亩土层仅5公分厚、坡度最少30度的石质山阳坡作为攻坚对象。

经过反复摸索试验,采取大穴整地、客土、浇水、覆土防风、覆膜保墒、大规格容器苗造林等举措,在石质山阳坡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幼苗成林后,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如今,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目前的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80%。按一米株距排列,塞罕坝的树能绕地球赤道12圈。

“绿色发展”不停歇

走进马蹄坑天然次生林改培基地,略显稀疏的白桦树旁,一米多高的樟子松、落叶松、油松等棵棵挺立,林下草灌葱郁,自然和谐别有韵味。

“通过间伐、抚育等,把林子培育成混交、异龄、复层林,我们称之为近自然经营。”李永东说,2013年,这片白桦林每亩68株,间伐后,每亩只保留15株左右。2014年,其他树种穿插落户,逐渐形成针阔混交林。“林子通透性提高后,松鼠、啄木鸟等成了常客,野蔷薇、稠李等种子生根发芽。野生动物的造访促进了树种发育,益鸟的到来,害虫有了天敌。近自然经营让林子更健康了。”

七星湖湿地是塞罕坝最美的地方之一。“这几年森林质量越来越好,雨量增多,七星湖也变‘胖’了。”林场职工刘静笑着说,2015年左右,七星湖又多了个水泡子,“‘七星湖’变成了‘八星湖’。”

山上种树,如修水库,雨多能吞,雨少能吐。作为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两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达1.37亿立方米。

“绿色宝库”,塞罕坝实至名归!

这片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1万吨,生产氧气55万吨,可供近200万人呼吸一年,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达8.5万个。这片森林里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林的世界、花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益”齐飞。

目前,林场累计上缴利税近亿元,通过发展林业产业特别是森林旅游,带动了周边百姓发展乡村游、山野特产、手工艺品等外围产业,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每年产生超120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森林资源总价值已达200多亿元。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片绿,正在向外延展。在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示范带动下,张家口塞北林场、承德千松坝林场、御道口牧场等大力植树造林,在首都正北方,构筑起一道宽约30公里、长约36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我省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8%增加到2018年底的34%。

2019-12-03 最美奋斗者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17795.html 1 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接力绿荒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