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7版:观点

集思录

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应成为常态

□贾梦宇

上个月,延边大学发布公告称,拟清退136名攻读硕士和博士的学生。近日,又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据央广网《中国之声》1月19日报道)

为何这么多高校集中对不合格研究生“动真格”?从报道中不难看出,这些被清退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学位并毕业。

按照相关要求,我国研究生学籍一般是3年到6年。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读博很多年了,但写不出博士论文”“研究生入学15年还没有毕业”等“超学时”学生的长期、大量存在,占用和浪费了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近年来,在扩招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研究生规模持续扩大。但另一方面,我国研究生整体淘汰率却很低——“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正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痛点。现实当中,有的人读研、读博根本就不是为了学业、研究,而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有的人把读硕、读博当作“晚就业”的一种缓冲,能如期拿到文凭更好,拿不到也能落一个“硕博在读”……如此一来,读研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成了“用时间换文凭”,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也被严重拉低。

这种背景下,去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狠抓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近期各高校密集开出退学名单,对不合格研究生“动真格”,正是落实通知要求的具体举措,传递出整肃学风学纪、严肃学位授予制度的坚定决心——大学绝不是混日子的地方,“进校门读研=学位到手”的历史就要终结了。

高等教育需要“严进严出”,高校对学生的要求越严格,高等教育的含金量才能越高。期待以此次“集中清退”为契机,“清退不合格研究生”能够早日成为常态,把“严进严出”更好落到实处。

2020-01-21 集思录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24610.html 1 清退不合格研究生应成为常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