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行走在中国大地上

——读黑陶《中国册页》

□胡忠伟

黑陶的《中国册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为我们展示了一曲行进在当今中国辽阔大地的如歌诗行。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说:“中国之辽阔之巨大感染了我。”黑陶把这句话印在了书封上,显然,他很认同这一点。宏观壮丽的山河风景,深邃博大的往昔历史,灼热复杂的当代现实,给了他巨大的力量,促使他行走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潜游于故国深处,以汉字之美,书写新散文的独特景观。黑陶以“万人如海一身藏”的极简方式,行走,注目,凝视,探望,深思,那些苍莽的山野、幽暗的城镇、淳朴的民风,以及古老事物的种种独特样貌……在他的笔下复活,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和诗意的光芒。

这些年来,黑陶不停地行走,走过了一个个省域,穿过了一条条河流,跨越了一座座山脉,他以一个作家深邃壮阔的感知和敏锐,用情用力用心书写着脚下的土地,以及在这块土地上耕作劳碌的人们,字字句句,显示着一个作家的担当和情怀。

在云南中部的哀牢山深处,有着让他念念难忘的神秘的苦聪人。在云南,苦聪人大致有3万多人,封闭的环境,原始的林木,苦聪人的生活简单而清苦,他们待客的热情,散发着人性深处的善良和真诚,给人印象深刻。黑陶写道:“在一座苦聪村寨里,我自认为倾听并触摸了这支神秘部族内心的声音。”从苦聪人简陋乐器的演奏声里,“我懂得了什么是人世的忧伤,一种平静的、本质的忧伤”。

哀牢山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株植被,每一座建筑,每一个面庞,都那么原始,那么清新,沐浴在磅礴的山气之中,给人以涤荡心灵浊气的快慰。繁复纷纭的世界,此刻得到了简化,简化为眼前的山影、水声、萤火虫的光和夜坐的人,在这里,我们能听到夜的清晰的心跳。什么是“物我合一”,这就是。在深山荒野之地,人与山水自然地融合相依,深切濡染,才使得疲于奔命的现代人,心中的执念和身上的浊气荡然无存,才会进入“无我之境”,才会“看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黑陶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深情注视过每一块土地,在瞩目于自然山水、名胜风物的同时,他更多地观察、体证着人生。李白、苏东坡、萧红……这些光辉夺目的名字,让黑陶的书写走进了生命,增添了人性之光、人性之美。

在萧红故居,黑陶以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梳理了萧红短促而辉煌的一生。在他看来,萧红的一生,是在“做着自由落体运动”,人世的冷暖,情感的纠缠,文人的怯懦和执拗,与动荡不安的大时代急剧摩擦,诞生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颗颗珍珠般的倔强火星,《生死场》《呼兰河传》等都是后来者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萧红弥留之际的遗言“身先死,不甘,不甘”,更叫人感同身受、欲哭无泪。

在安徽当涂李白墓前,黑陶的祭拜,不是单纯的发思古之幽情,还有接续传承文化的血脉,那些源源不断、滚滚而来的汉语,古老,简洁,神性,以此浸润手中之笔,用散文的样态,寻嗅一个人血液中的生命密码和气息。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黑陶的散文,有着清晰的反省意识,面对散文创作的小众和低迷,他有自己的探索和追求。黑陶,生长于南方宜兴,长江丰沛的水之灵气,熏陶了他的诗情,但他不囿于地域的限制,在他的身上,继承了父母那一代人面对生存的韧性和憨厚。他沉潜地写作,以赤诚的文学情怀,坚持不懈,精益求精,以汉语言之美,化解了南北风俗的隔膜,让我们“通感”在一起。

黑陶独特的书写,让文字更加辽阔,写出了人人心中都有的经典情感。他的散文,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打磨,更加成熟、老练。如果说,他早期的《泥与焰》如动人的音符,轻扣读者心扉,《漆蓝书简——书写被遮蔽的江南》如缕缕乡愁,魂牵梦绕,那么这一本《中国册页》也已扬帆起航,向着更高更远的彼岸出发了。

2020-03-27 ——读黑陶《中国册页》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31178.html 1 行走在中国大地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