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4版:时事

突发聚集性疫情,应该这样处置

——专家详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突发聚集性疫情处置关键举措”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陈 聪

今年秋冬季,我国面临新冠肺炎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的风险,防控任务艰巨。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等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今年以来疫情防控实践性成果巩固为制度性成果,形成突发聚集性疫情处置指南,包括五大关键举措,指导全国各地有效防控疫情。一些权威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如何尽早发现疫情?

发现病例2小时内要报告,发现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举措一:发现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科学划定风险等级区域,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对社区实行精准管控。

专家解读:与病毒作战,及早发现疫情是关键。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发现病例2小时内要报告,核酸检测重点人群3-6小时、常规检测人群12小时内要报告结果。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说,要完善疫情直报机制,树立严格的时限意识,决不能因层层审核耽误疫情报告预警。应针对药店、海关、学校、养老机构、交通场站、农贸市场、冷冻食品企业等各类可能发生疫情风险的场所,实施跨部门、跨地区协同监测,加强疫情信息即时共享。

如何提高核酸检测能力?

混检破题,力争5-7天实现所在地市人员检测全覆盖

举措二:以核酸检测为核心扩大预防,提升检测、采样能力,力争5-7天实现所在地市人员检测全覆盖。

专家解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6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提出,进行较大规模人群检测时,可采用将5至10份标本混检进行初筛的方法,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指出,如遇疫情来袭,在首轮发病的时候,可以使用1∶10核酸混检技术,迅速完成全员检测。此外也要统筹好核酸检测资源,加强第三方检测力量的建设。

如何切断传染链?

密接者、次密接者、无症状感染者应隔尽隔

举措三:坚决集中隔离,准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场所,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全部集中隔离。

专家解读: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三版《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中,就将无症状感染者纳入防控管理,强调无症状感染者应集中隔离14天,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吴尊友指出,在以密接管理为重点划大“包围圈”的同时,社区管控方面要切小、切细防控单元,按街道、社区,甚至小区、楼宇,精准划定管控区域。

如何做到集中收治?

腾空医院,做好患者集中收治和物资人力调配准备

举措四:一旦病人超过10人,坚决腾空一所500张床位以上医院,集中收治,同时统筹做好重症病区设置。

专家解读:9月13日,云南省瑞丽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均为缅甸输入。瑞丽紧急按下“暂停键”。

瑞丽市副市长杨谋说:“下一步,我们会细化预案,特别是在集中收治方面,按照定点收治医院能满足400个床位做好准备,提前腾空床位80个,做好医护人员随时就位准备工作,统筹好病区设置。”

如何做到信息公开?

充分发布信息,稳定社会情绪科学引导预期

举措五: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做好信息发布,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应每天发布信息,稳定社会情绪,科学引导预期。

专家解读: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报告新发病例,尤其是本地病例,可以引导公众根据疫情状态调整个人防护措施,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要用理性的数据和专业知识向公众解读疫情。准确的知识和信息是百姓的期待,也是打赢这场战役的重要保障。(参与记者:赵丹丹、姚兵、岳冉冉)

据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2020-09-30 ——专家详解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突发聚集性疫情处置关键举措”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56990.html 1 突发聚集性疫情,应该这样处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