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9版:文化周刊

“文化打假”的板子岂能高举轻落

□吴学安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员经纪人委员会发布的《高级演出经纪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于2020年10月10日正式实施。据悉,《管理办法》仅面向持有高级演出经纪资格证书的相关人员。《管理办法》指出,不得组织演员以假唱、假演奏欺骗观众或为假唱、假演奏提供条件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10月21日《法治日报》)

所谓假唱,也叫作假口型、对口型,指歌手于现场表演时播放预录歌曲,并以实际上未发声的唇型配合。假唱现象由来已久,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国内文艺舞台上出现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始作俑者就是某些大型演唱会、文艺演出的策划制作方和演员们。

打开电视,诸多演出和歌唱节目轮番登场。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只知道好歌越来越少,却不在意歌手是真唱还是假唱,只知道好歌手越来越难找,却不在意演唱是精致还是粗糙。然而,因为对音乐事业的坚持和责任,歌手、音乐人梁欢,在从媒体人向音乐人的转变过程中,一直站在反对假唱的第一线,以理性和事实曝光假唱歌手。

虽然娱乐圈近年来频繁“打假”,但这类现象屡禁不止,而且伪装得越来越隐蔽。“可以说99%的歌手都曾经假唱过。”一位参与过多台电视晚会商业演出的业内人士称,歌手的专场演唱会和音乐节基本不存在假唱现象,但电视节目、晚会和“拼盘”的商演则是假唱“重灾区”。究其原因,不外乎“演唱者唱功不足以支撑真唱、演唱者和经纪公司的态度问题、主办方硬件设备不行或者存在突发状况”。作为娱乐圈敏感话题之一的假唱早已是圈中司空见惯之事。假唱是艺人职业道德的污点,也是观众最反感的事,但是却总有人挖空心思去触碰底线,即使圈中众人的反假唱口号响亮,却仍旧有人频频犯规,着实成为娱乐圈一大弊病。

自从数年前国内“摇滚之父”崔健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假唱运动”后,许多歌手纷纷表示支持。可惜这场运动的效果却是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根本不能杜绝日渐风行的假唱现象。伴随着假唱现象在娱乐圈愈演愈烈,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条文加以规范——《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商演假唱者最高罚款可以达到10万元。

不可否认,假唱是演艺市场上久治不愈的毒瘤,不仅欺骗观众、误导歌迷,而且也给不学无术的歌手提供了滥竽充数的舞台。而歌手假唱,除了对观众形成了欺骗之外,更抑制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创造力。因为,假唱让水平很差的歌手可以“鱼目混珠、以次充好”,长此以往,乐坛就很难避免贫血、枯萎、创造力衰竭。

近年来频频曝光的一些假唱事件说明,要拿到所谓“证据”,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高级演出经纪人管理办法》等明文规定,营业性演出不得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骗观众。演出举办单位应当派专人对演唱、演奏行为进行监督,并作出记录备查。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要杜绝假唱仅靠提交不假唱的声明等书面文件是难以切中要害的。要想让演艺圈中人真正杜绝假唱,应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这才是关键所在。假如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难有治本之效,只有对造假行为真正做到全民遏制,人人喊打,且能罚到痛处、惩到点上,才有可能卓有成效。

2020-10-30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60298.html 1 “文化打假”的板子岂能高举轻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