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1版:文化周刊·文艺评论

一曲民族精神的颂歌

——评民族歌剧《雁翎队》

□王书生

近日,大型原创民族歌剧《雁翎队》在河北艺术中心与观众见面,引发了笔者对白洋淀如诗如画美景的向往,以及对雁翎队英雄传奇的景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赞美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风行。《雁翎队》《沙家浜》《红灯记》等连环画成为孩子们的掌中宝。少年时期阅读过的经典故事,观看过的经典电影、戏剧,大都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如今重温,仿佛看到稚嫩的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作家卡尔维诺说:“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的作品。”同一部作品,因阅历变得不同,获得的感受也就不一样。尽管对情节、人物描写,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长吁短叹,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充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雁翎队战士的崇敬。何以至此?因为除了故事本身,真正让我们终身受用的是故事中蕴藏的深层内涵。

巧端敌人岗楼、截获敌人军火物资、为民锄奸、伏击敌人的包运船……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令百姓欢欣鼓舞的队伍——“水上飞将军”雁翎队。民族歌剧《雁翎队》反映的就是白洋淀雁翎队的战斗故事,部分情节取材于袁静、孔厥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鱼儿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战斗了。雁儿雁儿,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把敌杀……”低沉婉转的合唱声中,如诗如画的白洋淀水面,伴随着入心入情的现场交响乐,拉开歌剧的序幕。高亢嘹亮的唱腔彰显着雁翎队员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点燃现场观众的激情,引领大家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雁翎队》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没有过多展现刀光剑影的激烈打斗,但战斗场景已全然浮现在观众眼前,实境与它所暗示的虚境融为一体。

红色经典承载着重现革命史实、弘扬革命精神的使命,也引导人们对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深思。重映红色经典电影,重排红色经典剧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缅怀、纪念和致敬,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只有对历史抱有敬畏与感恩之心,才能不忘初心,更好地传承往昔的辉煌;只有铭记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才能勇担使命,迎来民族复兴的荣光。歌剧《雁翎队》,唱出了一个民族时代的记忆,唱响了一曲民族精神的颂歌。

2020-12-11 ——评民族歌剧《雁翎队》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65345.html 1 一曲民族精神的颂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