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9版:2020年度“双十”特刊·十大新闻

历经大战大考砥砺前行

□河北日报记者 周聪聪

【阅读提示】

回眸2020,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交织。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这一年,河北全力构筑拱卫首都安全的钢铁长城,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这一年,河北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区域性整体贫困,7500万燕赵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这一年,津石(天津至石家庄)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运营,雄安高铁站按时高质量开通运营……河北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扎实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实施迈出新步伐;

这一年,胸怀“两个大局”,立足五年,着眼未来,作为京畿大省的河北,描绘出一幅鼓舞人心的“十四五”发展新图景。

众志成城 风雨无惧

2020年,一个充满挑战的不平凡的庚子年。

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河北全力构筑拱卫首都安全的钢铁长城,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省委、省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创新“三个关口前移”,筑牢“三道防线”,紧急驰援湖北武汉和神农架林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充分彰显了河北力量和河北担当。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冲击与考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5804.4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3.3亿元,同比增长1.9%,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861.2亿元,同比增长1.7%,比上半年加快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659.9亿元,同比增长1.2%,比上半年加快2.5个百分点。

疫情倒逼企业转型按下快进键,新业态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省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逐步壮大。新产业加快成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增长较快,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同比增长4.3倍,工业机器人增长20.2%,太阳能电池增长19.6%,数字程控交换机增长56.8%。新业态蓬勃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49.8亿元,同比增长1.3倍,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外卖送餐服务收入增长2.4倍。新主体快速增加,三季度末,全省法人单位139.3万个,比二季度末增加3.2万个,同比增长6.7%,其中企业法人118.5万个,增加3.7万个,增长6.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省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快节奏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2020年1月8日晚,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意见》。会议强调,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和继续推进20项民心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也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

“三创四建”,即创新、创业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

开展“三创四建”活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河北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化思想认识,认真研究谋划,精心组织实施,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任务,我省精神文明建设、“证照分离”改革、20项民心工程等均取得明显成效。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一流营商环境体系。我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自2020年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除需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调整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实施的,以及由国家部委、中央垂管部门实施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外,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统一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方式分类推进改革。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省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其中,廊坊市和大厂回族自治县、文安县、遵化市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唐山市、石家庄市、秦皇岛市、迁安市和正定县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承德市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105个村镇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88个单位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22个家庭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34所学校获评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7个单位和6名个人分别获评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

切实兜住民生底线,持续推进20项民心工程。降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将兜底保障覆盖更广泛的困难群体,截至目前全省城乡低保对象共计179.5万人;解决“孩子放学早、家长接不了”难题,全省所有设区市共7900余所小学提供了免费校内课后服务,267万小学生报名参加……更多的惠民政策密集出台,更多的民生改革加速发力,更多的普通百姓分享到发展成果,河北民生改善成色更足。

乘势而上 勇开新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下一个五年计划的谋划之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胸怀“两个大局”,立足五年,着眼百年,作为京畿大省的河北,描绘出一幅鼓舞人心的发展新图景。

2020年11月7日至8日、12月25日至26日,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分别在石家庄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决议》。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全面总结2020年全省经济工作,分析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部署2021年全省经济工作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决议》。

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高度评价“十三五”时期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全会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三件大事”强力协同推进、三大攻坚战有力有效、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保障改善民生力度空前、创新社会治理扎实推进。2020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新冠疫情冲击,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什么?

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新的一年,我省要抓好哪些重点工作?

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着力办好“三件大事”,着力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着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着力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着力解决好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和保障改善民生,着力落实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

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发展的力量一直在积蓄。

2020年9月7日,河钢唐钢新区在乐亭经济开发区投产。2020年10月29日,河钢石钢新区在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正式投产。

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河钢集团加快布局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利用退城搬迁的机会,用新技术推动新制造,加快产品提档升级,更好地迎接个性化、定制化钢铁时代的到来。

随着新设备、新工艺的投用,河钢唐钢新区热轧产品高端品种钢比例将达87%,冷轧产品高端品种钢比例达76%。河钢石钢新区可生产特钢产品规格提升至直径5毫米至260毫米,后部处理能力较老厂区扩大3倍。

河钢集团这两个退城搬迁项目的相继投产,意味着我省钢铁产业取得布局调整、产业升级的关键突破。在这些重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下,未来几年我省钢铁产业布局将不断优化,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进一步提高。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仅使传统钢铁产业向新而行,新经济形态也在不断涌现。

2020年4月19日,省政府印发《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我省发展数字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实施路径,提出了发展目标和主要预期指标。

规划力求将河北数字经济发展摆在全国、全球的大格局下研究布局,系统地提出河北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区域布局和主要任务。

根据规划,河北的数字经济发展“路线图”清晰明确:

到2022年,大数据创新应用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建成一批包容性强、适应性广、政策环境优的数字场景应用市场,基本形成以大数据产业、制造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

到2025年,全省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及信息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产业数字化进入全面扩张期,两化融合指数达到94,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基本建成全国的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兴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服务业融合发展先行区。

河北将推动社会各领域数据资源的采集、汇聚、整合、存储和利用,开启数据驱动发展的新模式;注重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突出钢铁、石化、汽车等传统产业以及农业农村的数字化转型,提出打造数字雄安、数字冬奥、新型智慧城市等典型应用场景。

在统筹部署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及社会治理数字化等各方面任务的同时,着力构建数据资源体系、产业创新体系,提出实施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智慧交通等二十个专项行动。

“三件大事” 强力推进

2020年的年终岁尾,一批工程相继投运。

2020年12月21日,河北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开幕,“雪如意”建成后首次向世人展现全貌,标志着我省冬奥会场馆建设取得重要成果;

2020年12月22日,津石(天津至石家庄)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运营;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轨道上的京津冀”再添新干线。

……

一年多来,河北牢记总书记嘱托,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扎实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实施迈出新步伐。

2020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六周年,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之年。

2020年12月22日,津石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运营,这是首个连接天津、石家庄的直达通道,两地高速公路通行时间由过去4小时缩短至3小时。

津石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中的京沪高速公路联络线,是连接天津、雄安新区和石家庄的重要联络通道,自东向西贯通京沪、京台、大广、保沧、曲港、京港澳、新元等多条高速公路。它的通车,改变了以往津石两地通行需绕行保定或沧州的历史。

融入协同大局,谱写发展新篇,轨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

2020年12月27日上午,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作为支撑北京新两翼展翅高飞的“动脉线”、雄安新区实施千年大计的“起跑线”,京雄城际铁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未来,雄安站将成为京港(台)高速铁路、京雄城际铁路、天津至雄安新区城际铁路、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的交汇枢纽。

建设京雄城际铁路,对于加强北京与雄安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2019年1月16日到雄安新区考察调研时,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京冀两地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广大建设者团结拼搏、攻坚克难,推动京雄城际铁路如期全线开通运营,雄安新区至北京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旅行更加快捷便利。

2020年,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的雄安新区,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更加突出抓好中央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贯彻落实,高标准高质量加快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

在雄安容东片区项目现场,十余万建设者奋战在一线,全力确保安置房等工程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阶段建设任务。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千座塔吊高耸,100多个开工项目都在紧张有序推进,270多个工地灯火通明,昼夜不眠。建设者们把“雄安质量”落实到建设发展的每一个工程、每一道环节和全过程,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廉洁工程,确保每个工程项目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2020年12月21日,河北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在被称作“雪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开幕。作为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标志性场馆,这是“雪如意”建成后首次正式亮相。

2020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转入测试就绪阶段。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精彩、非凡、卓越目标,坚持“四个办奥”理念,全力克服疫情影响,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努力做到冬奥筹办工作不断、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

目前,云顶滑雪公园6条赛道全部完成,并举行了自由式和单板滑雪U型池世界杯赛。古杨树场馆群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均已达到测试活动要求。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专家对4个竞赛场馆现场考察认证后,对场地设施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着眼冬奥会赛时需求,不断细化安保、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志愿者等领域筹办工作,赛会服务各项工作均严格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借筹办北京冬奥会的东风,把我们的冰雪运动普遍开展起来。”我省不断推动冰雪运动向纵深发展。2020年,我省大力推进冰雪场馆建设,实现了市县两级室内公共滑冰场馆全覆盖,滑冰场馆总量位居全国首位。在成功举办首届冰雪运动会的基础上,全省继续通过分层办赛、逐级推进,举办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各地、大中小学校积极行动,创新形式,广泛吸引群众参与,燕赵大地冰雪热进一步升腾,全省参与冰雪运动群众增加到1870万。

冰雪运动热带旺了市场需求。目前,我省冰雪装备产业初具规模,全产业链初步建成,产业集聚效应初现,发展势头良好。

“河北温暖” 底色依然

2020年2月29日,省政府发出通知,经省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同意,批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13个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退出贫困县。这标志着河北省贫困县全部“摘帽”,从此告别区域性整体贫困,7500万燕赵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这一刻,注定被写进河北脱贫攻坚的不凡历程。

河北是中国脱贫攻坚任务比较重的省份之一,原有贫困县62个、贫困人口499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燕山—太行山山区、黑龙港流域等地。贫困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要素匮乏。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2012年岁末,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外出考察,就来到位于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在这里,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负总书记的重托,河北省委、省政府带领燕赵儿女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率先建立五级书记抓扶贫、县(市、区)委书记脱贫攻坚“擂台赛”、长效脱贫防贫等机制,举全省之力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年,全省减贫36.6万人,剩余144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丰宁满族自治县等13个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的综合贫困发生率全部达到2%以下,均达到了贫困县退出标准。目前,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从“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防控,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到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化为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托举起燕赵百姓“稳稳的幸福”。

“11月1日起全省提前供热。”2020年10月30日,一条消息刷屏朋友圈。

寒潮尚未上路,河北多地已宣布提前启动供热运行的消息。

2020年10月30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加强2020-2021年度采暖季城市供热保障工作。根据气象情况研判,全省提前启动供热。除张家口、承德市已供热地区按原规定以外,其他尚未供热地区全部于11月1日起供热。

根据天气变化在全省范围内提前供热,这在河北并不是第一次。

从2018年的提前一周、多地陆续提前供热,到2020年的提前近半月、全省范围全部提前供热,三年来“河北温暖”每次都跑在寒流前面。

时间标注出长度,也释放着温度。

为把这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各地各部门和各级供热主管部门严格落实提前供热要求,全力做好供热保障,确保供热效果和安全。

——热源厂备足燃煤,并根据煤炭消耗、运输条件和天气变化情况持续补进,始终保持7至15天的燃煤消耗储备。

——供热企业加强供热设施巡检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热源、热网、换热站等供热基础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出现大范围供热不达标及停暖事故。

——各地充分用好供热监管信息平台,排查供热末梢管网压力状况,及时掌握居民小区室温情况,确保出水温度、回水温度和居民家中温度不低于法定规定温度。

提前供暖一直是广大群众的一项“急难愁盼”问题。河北坚持三年的提前供热,暖了千家万户,也暖了千万人心,“河北暖冬”成为广大群众真心点赞的民心工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进入“十四五”,历史将翻开崭新的一页,然而,人民至上的“河北温暖”,底色依然。

2021-01-06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69183.html 1 历经大战大考砥砺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