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8版:要闻

海兴: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之城

□河北日报记者 张岚山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取得的成果,不仅惠及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更为海兴招来了‘金凤凰’,目前已有80多家京津投资企业落户海兴经济开发区。”3月5日,谈起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带来的新变化,海兴县委书记陈建深有感触地说,宜居宜业的环境也是生产力。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开展以来,海兴县围绕打造彰显本地特色、宜居宜业新城的目标,努力在强化城市基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市发展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行走在早春的海兴县城,街道干净整洁。据了解,海兴县从2017年开始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后来又提升为“全域全类保洁模式”,全县范围内户外公共区域的垃圾,不管是城区还是村庄,不论是生活垃圾还是生产、建筑垃圾,都纳入了保洁服务公司的清理范围,城管部门强化监管,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在海兴县人民公园,保洁员宋连胜正在湖边用一支长钩清理水中的漂浮物。“你看,都是一些水草、芦苇什么的,没有塑料瓶、塑料袋。现在环境建设得这么好,大家也都更讲文明了。”他说。

海兴聚焦“空气清新、环境清洁、水质清澈、居住清静、满目青翠”城区建设目标,先后建成2座公园、18座游园、3座广场,实施了5园、9路、3带、14个节点的景观绿化工程,城区初步形成“城园相融、绿水相间”的宜人环境。

基础设施短板得到补齐。通过城区道路和背街小巷改造,彻底解决了街道坑洼不平、无照明灯、排水不畅等问题;“四馆两院”“全民健身中心”、新妇幼保健院等公共设施投入使用;城区高标准冲水式公厕达到39座,每万人拥有公厕7.1座,数量、质量上均已达到我省关于城市公厕的标准要求。

创建文明县城不能缺少精神的力量,海兴县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在省志愿服务平台注册有志愿团队93个,实名注册志愿者2万余人,其中“杨建清”好人志愿团队,常态化协助维护五所小学放学时段的交通秩序,成为县城一道暖心风景。

宜居还要宜业。近年来,海兴县坚持以产兴城、以教助城,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人口向县城聚集,初步形成了产城教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县城及周边三大园区目前已入驻项目230个。完成海兴中学迁建以及二中、育红小学扩建等项目,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县城宜居宜业水平的提升,感受最深的是普通百姓。“工作、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心情也格外舒畅。”提起创建省文明县城带来的变化,县城居民高玉芬赞不绝口。她居住的晨光家园小区,去年新建了绿化带,安装了健身设施,小区外的街角荒地也改造成了小游园。“春天来了,不久这里就会变成一个小花园!”指着游园内花木上开始萌发的芽苞,她高兴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拆促畅增优’工作要求,发扬‘严细深实快’工作作风,进一步用好沿海区位优势,做好依海而兴文章,构建‘山海相依、海陆联动’开放开发格局,接续打造宜居宜业滨海新城,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陈建说。

2021-03-15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76004.html 1 海兴:全力打造宜居宜业之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