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2版:文明河北

黄骅援疆教师张建敏

“为边疆的孩子更好成长”

张建敏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 受访者供图

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 通讯员 李 萌

穿越3000多公里,从渤海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自学维吾尔语上千个小时,从一窍不通到无障碍沟通;课上耐心解答学生疑问,周末义务为学生补习功课……远离家乡和亲人,他用自己的方式为边疆教育事业奉献着光和热。

今年50岁的张建敏,是黄骅市南排河镇唐家堡小学校长。2018年9月,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踏上了为期3年的援疆支教路。

“我一直有个支教的心愿”

“那么远,条件又艰苦,为什么要去?”得知张建敏要去援疆,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都对他的选择疑惑不解。

“其实,我一直有个支教的心愿。”张建敏笑着说。

因为不愿让妻子独自挑起生活重担,也放心不下78岁高龄的父亲,他原本计划等退休之后再去圆自己的支教梦。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建敏看到了一个新疆的孩子们上课的视频。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深深地触动了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愿望,张建敏毅然领回了申请表。

回到家里,拿着申请表的张建敏显得心事重重。看到丈夫很矛盾,妻子说:“我知道你当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有这个愿望,愿意去就去吧,我支持你!”

这时,听到夫妻二人的对话,父亲也搭腔:“知道你的孝心,去支教也是为国家作贡献,现在身子骨还硬朗,你去吧,我全力支持你。”

就这样,在家人的鼓励下,张建敏踏上了千里援疆路。

其实,去之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学习倒时差的方法;学习应对干燥气候的注意事项;为了沟通顺畅,还特意自学了维吾尔语。

“虽然做了准备,但刚到新疆,还是不太适应。”张建敏记得,第一次去轮台县,先后倒了5次车。当地气候非常干燥,即使平时水杯不离手,一周下来他的嗓子仍然撕裂般疼痛,几近失声。

“这点不适应很快就被工作的繁忙‘覆盖’了!”张建敏说。

他所在的轮台二中,物理老师比较紧缺,于是他一人带着3个班的物理课,一周多达20个课时,每天要站近5个小时,备课和批改作业时常到深夜。可尽管如此,他还常常利用周末晚上的时间,义务为孩子们补课。

“用心教学是教师的责任”

在轮台二中,学校定期举办“关心关爱”活动,老师们自愿认领家庭困难或者基础差的学生作为帮扶对象,张建敏一下子认领了3个孩子。

“既然决定帮扶,就得认认真真去完成,真心真意帮助孩子们。”张建敏介绍,有一个孩子缺乏自信,他就主动关注她,让她感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渐渐地,孩子有了动力,课堂上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也有了自信心。”

为了解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张建敏每周都会找他们聊天。孩子们都是住校生,每次放假,他都会去送他们。真诚付出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孩子们都会第一个告诉他。

如今,3个孩子都已经毕业了。“一段教学相长又暖心温情的师生经历是最珍贵的。孩子们说,长大以后要当老师,这种尊师重教精神的延续,对自己来说,就是最好的慰藉。”张建敏动情地说。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张建敏十分注重对当地教师的培养。

“用心教学是我们的责任。相比年轻老师,我们教学经验相对丰富一些,对课堂主题的把握和对教学进度的掌控比较有优势。”张建敏说。

刚到轮台二中,张建敏就有计划地培养“接班人”。同在一个物理教研组的维吾尔族老师小艾发现,每次教研课,张建敏都能准确地指出课堂中的不足,并耐心地给大家提供解决方法。

“有时候,张老师还会把自己多年总结的‘独门绝招’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组的老师们。”这种无私又真诚的教研,让小艾非常佩服,“张老师不仅是同学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后来,张建敏所教班级的物理成绩普遍有了提升,“徒弟”们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张建敏被推选为评课主评人,成了学科教研工作的主心骨。

学生的点滴进步,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为边疆的孩子更好成长,即使付出再多、再辛苦,也值得。”张建敏说。

2021-06-04 黄骅援疆教师张建敏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87499.html 1 “为边疆的孩子更好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