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9版:地方新闻·衡水

衡水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民生项目清单

河北日报记者 陈凤来

航拍衡水市吴公渠生态公园。今年,吴公渠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列入了“学史力行 为民解忧——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目前,吴公渠两岸一派生机盎然,周边生态环境彻底改善。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

近日,饶阳县王同岳村党支部书记魏晓帅(右)在种植户的大棚里查看葡萄长势,了解村民收益情况。该村党支部利用“1+10”党员联系户制度,帮扶群众致富。 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1018项,重点民生项目91项,惠及群众751万余人次

扫码、定位、充值、开始浇地。今年初夏,在国网衡水供电公司党员服务小分队的讲解下,冀州区魏屯镇韩庄村村民李树森学会了扫码用电,不到半分钟,机井的水就通过管道流到了田里。“真是太方便了。”李树森感慨。今年以来,国网衡水供电公司推出“扫码用电”系统,在饶阳县、冀州区创办试点并逐步推广,覆盖基本农田640余亩,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衡水市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从群众的“求助声”“抱怨声”中找到民生实事着力点,制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1018项,重点民生项目91项,惠及群众751万余人次。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出系列为民服务新举措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不仅让我们没了后顾之忧,更及时解决了孩子上学落户的难题。”近日,在衡水市新建的商品房“交房即交证”试点暨颁证仪式上,市区天正御龙湾小区49户购房户在接过房屋钥匙的同时还拿到了房屋不动产权证书。将服务事项从“串联”改为“并联”,实现全流程优化,有效解决了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问题。这是该市继推出“标准地+承诺制”“一会三书一证”“一企一照一码一证”系列改革后,在房地产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实实在在的便民举措,让老百姓没了后顾之忧。

“要健全为群众办实事落实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衡水市委书记赵革说。该市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通过“市长公开电话”“舆情专报”“民情快递”等平台,面向群众征集微心愿,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广开言路问计于民,掌握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掌握群众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

为方便群众出行,该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目前该市13个行政单元主城区已全部开通城市公交,距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98.97%。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极大方便了农民群众乘车,站点多了,票价低了,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

冀州区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导向,初步构建起“救助+供养+医养”“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托起幸福养老“夕阳红”。围绕保障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持续稳定脱贫户等“两非”老年群体脱贫迈向小康,建设完成了“防贫救助中心”,搭建起了养老服务体系组织架构;围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或没有赡养能力的贫困对象“两失”老年群体生活,建设完成了“集中供养中心”,对全区失能失养贫困人口采取集中供养,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围绕特困人员中的重病重残“两重”老年群体,建设完成了“区域医养中心”,借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现供养、医疗、养老“三位一体”,让身患疾病的贫困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补短板强弱项,破解民生领域“卡脖子”难题

“我们6月30日全面启动了门诊慢(特)病网上随时申报、医疗机构评审认定新模式。”衡水市医保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保胜说,个人随时申报,医疗机构评审认定,网上公布评审结果,慢(特)病待遇及时能够享受。“真是太及时了,以后慢(特)病可以在网上随时申报了。”这让市民李玉珍十分兴奋。过去慢(特)病认定模式不统一,各县(市、区)采取由医保经办定期组织专家集中评审认定,周期较长、频次较少。一些慢病患者不能及时享受医保待遇,一些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及行动不便人员认定不方便。

让人民群众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就必须在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该市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坚持从具体民生实事项目抓起,推动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难题。既压采地下水,又能让老百姓用上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该市破解“保障粮食生产”与“超采地下水灌溉”这一矛盾,加快推进河渠连通工程,大力提升地表水资源调蓄能力。今年以来共清理整治河渠801公里,新增地表水灌溉农田170余万亩,新增受益农民群众近100万人,减少地下水开采1亿立方米以上,降低农民灌溉成本8000多万元。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办事、办证、窗口服务等民生问题,衡水市公安局不断完善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交警部门为运输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户政部门研究出台了老年人便利化服务6项措施,出入境管理部门依托12367便民服务平台,警企联动强化外国人管理和服务。该市乡村振兴局精准落实防贫举措,对现有防贫监测对象全面了解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帮扶需求,实行“一户一案一台账”管理,统筹用好产业、就业、金融、低保特困等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枣强县今年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10项。税务系统持续优化服务措施,对新办登记以外企业的出口退税审批实现当日办结,交通系统道路改造提升解决群众出行难,民政部门为残疾人补贴资格认定推行“跨省通办”,城建系统雨污分流改造方便市民生活、农村生活水源置换让百姓喝上长江水……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建章立制促落实,为民服务办实事评估问效

从6月开始,477所半寄宿或走读制小学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将放学后学生监管的“空档期”升级为综合素养再培育的“生长期”,各学校纷纷制订托管方案,细化管理办法,有效解决课后“三点半”难题。“课后服务期间严禁借机集中教学、严禁集体补课、严禁收取任何费用、严禁有偿服务、严禁强制学生参加、严禁拒绝推诿学生参加,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衡水市教育局副处级督学李逢顺说。

瞄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该市建立了为民服务办实事项目推进落实闭环机制,明确了建立清单台账、督察督办落实、项目评估问效、项目办结反馈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对所有1018项民生实事项目建立总台账,对91项重点民生项目逐项建立档案,明确工作内容、完成指标、推进措施、完成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月一汇总、一月一更新、一月一通报,压紧压实部门责任,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针对医疗费用异地结算难题,该市244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1家医疗机构接入普通门诊异地就医跨省直接结算系统,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市教育局着眼教育惠民,今年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6100个,有效缓解“入园难”“入校难”问题;市文广旅局组织开展“政府采购 送戏下乡”150场、“七进”惠民演出640场,发放文化惠民卡5263张、文化惠民券13.5万张,有效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市委组织部结合“两委”换届实施“开门一件事”活动,全市村(社区)聚焦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承诺实事7353件,完成5588件,受到基层群众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该市举办“学史力行 为民解忧——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13场,13个县(市、区)、24家市直部门作承诺、亮实招、晒成绩、比贡献,真正做到让群众知情,接受群众监督。他们将91项重点民生项目纳入大督查工作范畴,一月一督查、不定期进行实地暗访,将所有民生实事项目列为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重点内容,有效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目前91项重点民生项目已完成14项,计划年内完成69项,建章立制、长期推进8项,所有项目均按既定进度有序推进。

2021-07-19 河北日报记者 陈凤来 衡水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93086.html 1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民生项目清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