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12版:地方新闻·唐山高新区

唐山高新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高质量发展

为群众办实事 为发展添动力

◀日前拍摄的治理后的唐山高新区李各庄河龙泽桥段。 河北日报通讯员 刘梓涵摄

▼日前,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在组装电焊机。近年来,唐山高新区建成了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和机器人产业基地,机器人、焊接产业蓬勃发展。 河北日报通讯员 赵 亮摄

河北日报记者 刘禹彤 通讯员 张艳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重大的历史节点上,唐山高新区凝心聚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让如磐初心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历练中结出多彩硕果。

搭红色教育载体

——“创新+走心”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在朗读亭里朗读和自己拿着书本朗读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情绪得到完全释放,对内容也会有更深感受。”近日,居住在唐山高新区益民园社区的刘阿姨走出“红色朗读亭”后说。日前,唐山市首个“红色朗读亭”亮相高新区,引来众多市民打卡体验。市民进入自助朗读亭朗读时可自动录音,随后可上传至手机,也可以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同步分享红色声音。作为高新区献礼党的百年华诞又一亮点,“红色朗读亭”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截至目前,该朗读亭已收集近百人的红色声音。

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高新区坚持“创新+走心”,迅速掀起学习热潮。通过打造多种红色教育载体,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打造红色课堂。在组织党员干部通过集中精读原文、研讨交流、专题辅导等方式开展好线下学习外,还在高新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设立“党史百年天天读”“每周学习参考”等专栏,进一步加强加深对党史的感悟理解。

开设红色专栏。唐山高新区创新开设党史学习“理论周周讲”专栏,以微视频形式,采取“图像+音频+文字”方式录制,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全方位阐释解读篇目内容。目前,已播放25期,每期点击量达到几十万次。

用好红色资源。唐山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故乡,高新区注重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涵养初心使命,组织党员干部到李大钊纪念馆、冀东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教育基地现场学习体验,开展仪式教育、情景教育。

汇聚红色力量。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先后组织开展了高新区首届“樱花跑”、“诵读红色经典致敬光辉百年”革命诗词诵读比赛、“同心向党、共绣党旗”、观看红色影片等活动,以此铭记红色精神,汇聚奋进力量。

擦亮创新金招牌

——不同领域开创40多项“全国第一”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等4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20年度评估结果及下一步重点工作的通知》,唐山高新区荣获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为全省唯一。这是高新区继2020年初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以来,再次擦亮国家级荣誉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唐山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引领、开放带动、产城融合”四大战略,打造了两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了国家火炬计划焊接产业基地和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创新创业形成强磁场,在不同领域开创了40多项“全国第一”。

唐山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树立“大抓项目”的导向,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高新区今年推进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32个,总投资120亿元。上半年6个计划开工的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12个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为此,高新区在原有部门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的基础上,走市场化道路,借力我国知名产业专业运营商浙江菜根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推进招商引资,与现有招商模式形成了“双轮效应”,推进了招商引资换挡提速、跑步向前。聚焦高新区重点发展的机器人、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迅速助推项目落户。

为了支持创新创业,唐山高新区聚焦企业所需,打造特色化服务,形成创新创业强磁场。构建“一窗受理、按责转办、内部流转、统一出件”的审批服务新模式,真正实现“一窗受理”。成立了全市首个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采取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采取“跑小二+店小二”服务模式,提供从企业注册到后续发展的全方位服务。设立了唐山市第一家具有“一站式”在线办理功能的智慧税务微厅,使涉税业务由“等待办”变为“自己办”,办税缴费由“最多跑一次”变为“一次不用跑”。

绿色发展添动力

——全面启动智慧环保指挥平台建设

近日,笔者来到唐山高新区李各庄河龙泽桥段,碧波荡漾,一条生态廊道穿城而过。很难想象,昔日这里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为做好清水润城工作,实现一泓清碧绕城来的梦想,高新区全力推进李各庄河综合整治,全力实施引水补源、河道治理、游园湿地建设、路网建设、沿河棚改等系列工程,立体推进水、城、园、林、路等综合治理和提升,深化河长制,让李各庄河水质迅速稳定达标,旧貌换新颜。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该区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绿色发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近年来,高新区结合园区定位和产业规划,提高环境准入门槛,通过对监测点位的数据分析、科学研判,将餐饮油烟作为整治重点。在全市率先启动餐饮油烟智能管控平台建设,对辖区内152家营业性餐饮单位的油烟浓度、颗粒物浓度、非甲烷总烃浓度和风机状态、净化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大数据信息,为环保决策科学化、监管精准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改变了“巡查靠人、管控靠走”的被动局面。今年3月,又将监测点周边小区的16个公共烟道接入平台,进一步拓展了智能管控范围。

在此基础上,高新区又全面启动智慧环保指挥平台建设,将大气网格化、餐饮油烟管控、工地扬尘监控、秸秆禁烧监控、固定污染源在线监控等平台进行整合,同时增加生态环保监管网格化功能。建成后,智慧环保指挥平台将汇聚海量数据,通过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真正做到“用数据支撑监管、用平台辅助决策”。

聚焦“急难愁盼”

——“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推进

高新区还精心做好“橙色”文章,为民生“小”事“添薪加柴”,全心全意暖民心。为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有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高新区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形成了“群众点菜、按需做菜”的模式,开展乡村振兴结对共建活动,聚焦短板丰富供给,让党史学习教育更有民生温度。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唐山高新区利用农村、社区网格化工作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向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建议,逐步形成了“群众点菜、按需做菜”的模式,将民生实事作为创新巩固基层党建基础、推动党群服务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通过QQ群、微信群和线下走访等多种形式收集了20余个民生菜单。目前,可容纳175个车位的唐山科技中心停车场、占地12亩的智能化管理农村粪污处理站等13个民生菜单已经完成。

打造平台,助力发展。为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高新区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乡村振兴结对共建活动。帮扶企业和单位从乡村实际、农民需求出发,根据自身优势和行业特点,通过援助物资、发展产业、推动就业等多种形式深度参与到精准共建中。目前,高新区8家优势企业和8个区直单位分别与8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结对,就道路硬化、村庄亮化、村民就业、岗位培训等项目达成共建意向,并积极推进实施。

此外,高新区不断丰富公共服务供给,努力为群众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多方筹措,推进高新中学建设。该学校为全日制完全中学,建成后,对该区基础教育普及、打造示范性完全中学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有效改善主城区优质初高中布局。持续开展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能力提升和标准化建设,借助启奥96519医疗综合服务平台,提高基层卫生机构医疗水平。打造高品质运动休闲场所,积极谋划发展冰雪运动,加快建立建筑面积10420平方米的滑冰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竞技体育、文体培训、群众休闲活动、方舱医院储备设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场馆。

2021-07-22 唐山高新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促进高质量发展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93538.html 1 为群众办实事 为发展添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