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省级机关作风评议窗口 省级机关作风投诉平台
第04版:时事

热血沃黑土 建设“北大仓”

——北大荒精神述评

在黑龙江垦区一块稻田中,收割机在收获水稻。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70余年来,几代中国人在这里挥洒青春,用生命谱写可歌可泣的拓荒史诗,用汗水和热血,将偏僻、荒蛮、寒冷代名词的“北大荒”变成富饶的“北大仓”,成为热滚滚的“中国饭碗”的代名词。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北大荒篇章,是对党的红色血脉的赓续和传承。

北大荒!北大仓!

1947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解放军来到这片沉睡的荒原,点燃“第一把火”,拉动“第一把犁”,建立第一批农场,收获第一次丰稔,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前线。

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陆续来到北大荒,铲地、培土、收割、打粮。他们扶起了犁耙,唤醒了荒原。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中央号召下,一批批支边青年和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扎根边疆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几代拓荒人在这里战天斗地,前赴后继,百折不挠。年产粮曾经只有0.048亿斤的北大荒,如今连续10年稳定在年产400亿斤以上,可以满足1.6亿城乡居民一年口粮供应。

要改革!要创新!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借着垦区试办家庭农场的契机,吃惯了“大锅饭”的北大荒人开始义无反顾地走上创业之路。一个个家庭农场在改革浪潮中涌现并释放巨大能量。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指出,要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

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维护稳定大局,北大荒人用火热的实践与成果,推动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

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北大荒农垦集团实现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社企分开,企业活力充分释放,2020年营业总收入达1423.3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13.1亿元,同比增长3.29倍。今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18.2亿元,同比增长38%。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一场“三减”行动在北大荒深入实施,引领绿色优质农业发展,更好地保护黑土地。

2020年,北大荒落实农业“三减”示范面积1592万亩,化肥和农药用量同比分别减少30585吨和669吨。今年将加快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农药。“三减”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植保机械作业将实现全覆盖,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目前北大荒农业机械化率达99.6%。拥有飞机100多架,航空化作业面积2179.5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8.2%,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居世界领先水平。垦区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打造了米、面、油、肉、乳、薯、种等支柱产业,培育了“北大荒”“完达山”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其中“北大荒”品牌连续15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稳居中国农业第一品牌。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2021-11-16 ——北大荒精神述评 1 1 河北日报 content_109261.html 1 热血沃黑土 建设“北大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