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自立自强 大国创新硕果累累

2021年,天问一号飞越深空,成功探火,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任务相继实施,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奋斗者”号再次在万米深海留下足迹,“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完成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人造太阳”持续“燃烧”,“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

不断涌现的成果背后,是中国人自主创新、拼搏竞进的奋斗。

飞越深空 筑梦天宫

“天和”升空,“天问”奔火,“羲和”探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我们勇攀科技高峰、逐梦航天强国。

2月10日,天问一号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软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达火星表面,开始在轨测试和巡视探测,传回着陆点全景、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

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5时54分,飞船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当天18时48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10月1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原始创新 深耕基础

今年以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一系列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反映出我国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的亮眼成绩。

10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技术团队构建的6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二号”问世,其求解“量子随机线路取样”任务的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1000万倍以上。113个光子144模式的“九章二号”,实现了相位可编程功能,对“高斯玻色取样”问题的求解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中国“天眼”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509颗脉冲星,是世界上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4倍以上。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被国内外领域专家认定为“典型的‘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今年正式下线,跑出600公里时速的中国速度。

……

上天入海,穿山越岭,创新驱动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蓬勃动能。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