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石家庄2021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国“后十”

全年收获240个优良天,比2020年增加35天

河北日报讯(记者任学光、董昌)“咔嚓!”2021年12月31日8时,随着快门声响起,市民王汝春用相机记录下石家庄湛蓝的天空。每天拍摄石家庄空气质量变化,王汝春已经坚持了8年多,“刚刚过去的一年,拍摄‘天空日记’的最大感受就是蓝天越来越多了!”

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该市共收获240个二级及以上优良天,比2020年增加了35天;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后十”,改善幅度居全国前列。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省生态环境厅精心帮扶指导下,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全局战略高度和民生角度出发,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持从平常、日常、经常抓起,健全完善全网格化环境监管等制度化保障;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以问题精准、节点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实现全天候无缝隙监管;坚持热情帮扶与严格执法并重,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坚决打击纠正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治理污染,贵在精准。在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调度中心,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春迎每天早上都会盯住全市空气质量决策指挥系统大屏幕,认真查看空气质量情况。“通过实时信息,发现哪个区域数据高了,可以迅速锁定污染源,及时反馈给环境执法部门进行处理。”

“运用科技手段,建立起精准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是石家庄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一把利器。”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济群介绍,空气质量决策指挥系统收集了环境质量、移动源等各类数据资源,汇集261个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472家涉气企业、2153辆渣土车、529套高清+红外公共视频点和在线雷达实时预警,为治理手段提供重要决策支撑。

石家庄市结合本地产业结构特点采取差异化管控,对A级企业和引领性企业,最大限度保障正常生产,对“正面清单”企业,在排放达标基础上保障正常生产。

按照“减总量、控扬尘、管夜间、削高值”的总体要求,石家庄市瞄准重点时段、关键节点,以工业企业减排、排污许可证监管、“散乱污”整治回头看等为重点,坚持帮扶指导,帮助企业提升治污水平。

“我们将继续科学精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巩固好治理成果,稳定改善空气质量,让蓝天白云、群星闪烁成为常态。”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马玉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