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省政协委员、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宣利:

推动城镇联动城乡融合

记者:就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从构建发展新布局角度看,您认为这一部署意味着什么?

魏宣利: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是区域经济组织的载体和节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对河北多个城市无疑将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当然,河北省城市的整体规模和经济体量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首位城市北京还存在较大差距,城市对区域经济产生的推动作用和支撑能力不足。但河北正在努力迈进。根据河北省最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构建“11379”城镇体系,即建设1个新区、1个特大城市、3个Ⅰ型大城市、7个Ⅱ型大城市和9个中等城市。

而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发展。这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记者:过去的几年,河北在提高城市品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补短板?

魏宣利:我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河北近年来持续开展了针对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饮水、排水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条件。城市更新行动,有助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功能的提高和完善。

城市更新需要更加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是生产、生活和生态的高度协调统一,城市发展要有文化沉淀,在城市的发展中记得住乡愁。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塑造,深度挖掘城市历史,打造不同城市的特色名片。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推动县城提质升级也作出了部署,对县域经济发展也提出了安排,您对此怎么看?

魏宣利:2021年河北出台了《河北省县城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经过一年的补短板,全省各个县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品质提升。

样板示范县本来基础就好,会有更好的经验拿出来分享;品质提升县查漏补缺,加快产城融合是关键;基础强化县历史上欠债较多,需要继续在补短板上下功夫。

总的来说,不同的县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记者:报告就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也提出了相关安排,对此您有什么期待?

魏宣利:城乡融合是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衔接点。

城乡融合发展首先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需要加快推进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护,加快教育医疗文化和普惠共享;其次是加快推进人才、资金、信息等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其核心是人,需要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其三是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是根本,只有通过产业融合才能实现城乡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城乡空间的互联互动,城乡要素的双向交流。

文/河北日报记者 白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