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以物流模式优化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耿立艳 张占福

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河北肩负的重要任务。我省要牢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东出西联、接通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加快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要进一步推动物流模式优化,加快物流资源整合,以生产要素的联动助推区域经济横向一体化,以产业协同力促京津冀工业和商业等纵向衔接,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打造新型物流体系,加快形成“联通全球、面向全国、服务京津、带动周边、壮大自我”的发展格局。

以物流模式创新助推京津冀产业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融合,经济融合的前提是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无障碍流动。这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以物流模式的创新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和网络基础设施等相关体系的建设和优化,为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核心要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能够破解因大量功能和人口集聚带来的交通拥堵、资源过载、污染严重等问题。其远期实践方向是通过提升京津冀区域资源承载能力,更加有效地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实现区域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与利益分配上的帕累托最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物流是优先选项。路通物畅,才能有效促进京津冀区域内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实现各地协同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设计理念的更新以及快递物流企业的快速成长,新型物流方式不断涌现且展现出强大生命力。比如,正在迅速崛起的现代物流业,能够通过“生产前移”和“库存位移”等,有效增强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从实际看,珠三角、长三角包括京津冀地区的部分行业,加大“物流协同”带动“产业协同”的探索力度,已形成以“物流”带动“生产”的协同发展新模式。我省可以尝试以雄安新区为试点,积极推进物流模式的创新、优化和延展,通过培育物流节点打造经济增长极,以物流枢纽的建设带动产业集聚,以现代物流体系的优化培植新的产业集群。

以物流体系优化推动经济增长

以物流体系优化推动经济增长,关键是物流体系内各子系统能与其相对应的产业实现协同联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带动建筑业、建材业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物流配送体系的运行需要强大的机械工业、电力工业予以支撑;物流模式的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加持和现代服务业的随动性跟进。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多个以差异化为基本特征的物流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河北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环绕京津科学布点,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加强物流枢纽、园区、龙头企业建设,精心培育和打造多个有产业集聚和经济辐射能力的物流中心,努力使其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物流体系优化推动经济增长,还应着力推进物流体系内的资源整合与协同联动。如铁路干线与支线运能的协调、各类专用线的建设、车辆的科学调度等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冷链物流等特殊物流体系的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公路网的布局与建设、断头路的打通、路网通行能力提升等。此外,还要打破条块分隔、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加大公铁联运的推进力度,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系统的整合提供更多接口和链接方式。京津冀三地应在这方面先行尝试、大胆创新,借助科学的管理及合理调度,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进而提高运能和效率,加快物资周转和资本周转,推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同并进,全面提升现代化、智慧化水平,打造融合城乡、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现代商贸物流新高地。

以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物流业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还能改变现有产业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物流业,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现实价值。比如,在车辆制造中引入信息技术,可实现其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推出的信号系统,可使地铁列车的运行间隔缩短至两分钟。我省可从局域物联网和特殊物品配送体系的构建入手,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物流,创新物流模式,进而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和创新能力。

“电商+物流”实质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信息流和物资配送体系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已从大都市拓展延伸到农村地区。现实中,从蔬菜水果到锅碗瓢盆,都能实现长途配送和远程验货,“电商+物流”发展空间巨大。对我省而言,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广发展“电商+物流”模式。相关部门应加大引导、支持和监管力度,在确保质量和信誉的前提下,全力扩展其服务范围和领域,并进一步沿着技术链和产业链向上游扩展,加快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为打造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