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矩阵
今日:

红色记忆讲述党的百年历史

围炉融冬雪 书香盈新春

——2022,点燃阅读的火焰

□河北日报记者 肖 煜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在辞旧迎新的节点,我们感受着时代的变化,也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汲取新知识、开启新智慧、凝聚新思想。卡夫卡曾说:“一本书必须是一把冰镐,劈开我们灵魂中冰封的海洋。”阅读的火焰是大地复苏前的曙光,是走出黑暗的引路之光。从这里出发,抵达对语言与表达更新的想象。新的一年,沐浴着书籍带来的光与暖意,开启辽阔而炽热的生命体验。

不忘初心

红色记忆讲述党的百年历史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年,红色是最温暖的底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出版物,全景式展现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在阅读中探寻百年党史,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奋斗精神,凝聚时代力量。

《习近平讲党史故事》(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精选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过的80余个党史故事,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和阐释。书中收录的故事感人至深、思想丰富深刻、语言通俗易懂,紧扣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足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价值追求,帮助读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以史论结合的形式,重点叙述和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战略部署、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及其发展历程;着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精神和风范;深刻解读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内在逻辑,历史性成就背后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文风朴实、通俗易懂。

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大事记的形式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到不断发展壮大的非凡历程,彰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

越来越多的党史图书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表现形式多样化,丰富立体可感,不仅增强其传播力,更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非凡百年奋斗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种经典连环画》(连环画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以连环画这种独具中国魅力的艺术形式,用客观翔实的史料、鲜活生动的人物刻画,着力探讨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追求和传承,带领读者回顾党的历史、宣传英雄事迹、传播党史知识。

《中国共产党历史歌典:歌声中的百年风华》(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分为“开天辟地”“洪流滚滚”“星火燎原”等10个篇章,围绕135个党史关键词,遴选反映百年历程中重大历史时刻、重要历史人物的166首经典歌曲、142幅珍贵历史照片和97首乐谱音频,通过歌曲赏析、党史解读与音乐聆听,重温党的光辉历史。该书通过5G+VR技术,推出具有全景视角、沉浸式体验、虚实结合的融媒体版本,呈现聆听音乐、演唱歌曲、学习党史的交互效果。

此外,《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100年》(党建读物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100年》(当代世界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邮票中的百年党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红色地图 百年党史》(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等一批高质量党史著作,从不同视角展示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

“纸上冬奥”

讲好冬奥故事 品悟冰雪文化

2022年北京冬奥会让冰雪运动更多进入大众视野,使全民健身运动领域进一步拓宽。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北京冬奥和冬奥图书,为世人呈现的不只是冬季综合赛事的视觉盛宴,更展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力量。

什么运动速度最快?什么运动能“躺”赢?什么运动需要不停“擦地”?《冬奥奇缘:遇见冰雪赛场和中国榜样》(接力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介绍了花样滑冰、越野滑雪、北欧两项、钢架雪车等冬奥会15个运动项目,设置了三个板块:“冰雪运动在中国”主要讲述中国各项冰雪运动发展中所实现的突破;“冬奥奇闻”汇集了冰雪赛场上的奇闻趣事;“冰雪之星”则讲述了50名运动员的杰出成就和动人事迹。这50名运动员中,有的通过刻苦训练屡获殊荣,有的带伤比赛而不轻言放弃,还有的怀着对运动的热情不断超越自我。

2022年北京冬奥会采用了多项世界领先技术。“冰丝带”采用了全世界体育馆中跨度最大的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屋面结构;同时,它也是全球首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而改造完成的水立方更是世界首座实现“冰水转换”的场馆。《双奥奇迹·超级建筑科学绘本》《建鸟巢》《冬奥场馆来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介绍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场馆鸟巢,主场馆冰丝带、冰立方等建造及改造过程,科普了冬奥知识,展现了奥运背后的中国科技力量。

《冰天雪地的美好遇见——冰雪运动文化七讲》(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以冰雪运动文化为主题,以冰雪运动文化的层级结构为主线,详细记录了冰雪运动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深刻诠释了亲近自然、追求卓越、坚韧不拔的冰雪运动精神;全面解读了从宏观到具体的冰雪运动政策;生动介绍了冬奥会的基本常识、观赛热点及观赛礼仪;精彩讲述了陆地冰壶、陆地冰球、滑冰、滑雪等大众冰雪运动项目的比赛规则、技能要点等,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了解冰雪运动文化。

白雪皑皑的壮美冬景、生动鲜活的运动员形象、紧张刺激的竞技情节、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不仅仅只有图文并茂的科普图书关注冬奥题材,文学类图书也充分发挥文字力量唱响冬奥冰雪赞歌。

《冰舞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6月出版)以冰舞运动为切入点,以北京冬奥会为契合点,不仅为大众普及冰舞运动的知识,还讲述了冰舞人的不懈努力和彼此成就的动人故事,歌颂了他们顽强拼搏、百折不挠、为国争光的精神。

《教练,我想打冰球》(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则将视角聚焦在冰球少年身上,契合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主题口号,全书以冰球运动为载体,以教练带领一群孩子追求梦想为主线,生动表现出未来的中国、未来的世界最终要寄希望于孩子这一主题。

丰厚长卷

在历史与现实间撷取时代精神

锐意创新、砥砺奋进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急遽变革的关键时期,无比丰富的现实生活为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不同代际的作家以自己的方式深入生活现场,观照着历史和现实中人的生存与命运,时代巨变中人物的精神历程,拓展着长篇小说的形式与内涵。

王蒙是一位历史感极强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贯穿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程。《猴儿与少年》(花城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通过小说家王蒙的视角,讲述了一位九十高龄的外国文学专家施炳炎的人生往事。1958年,青年施炳炎来到了罗营乡大核桃树峪村,开始了不同的生活历练、体验和遐思。他认识了一位与猴子“三少爷”有着奇妙缘分的少年侯长友,与长友长达数十年的交往中,可窥见时代和人物的命运变迁。小说对时间的追忆、呼喊和挽留,折射出一种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呈现了猴儿与少年相互交织的命运,在个人记忆与历史镜像中谱出命运交响曲。

刘震云的最新长篇《一日三秋》(花城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引用民间传说“花二娘”在延津人梦中寻找笑话,以想象的故事描述“我”记忆中的六叔生前所画的画作,从剧团人物群像的素描中挑出三位主演,串联起几个家庭的人生故事,将漫漶在岁月中被世人淡忘的情感和心事复刻出来。从延津百姓的人生中,戏外人生与戏里角色纠葛在一起,探讨故乡人幽默的本性。《一日三秋》作为刘震云“一”系列(《一地鸡毛》《一腔废话》《一句顶一万句》)的新篇,蕴含着中国人对时间与生命意义的领悟,叙写出寻常父子对人生至理的领悟:重要的瞬间,在人生中犹如一日三秋,但这瞬间永不再来。

罗伟章《谁在敲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是一部关于失去的小说,同时也关乎艰难生长。作者围绕一群子女从给父亲庆生、治病到举行葬礼而展开情节,演绎了几代人的生生不息,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表现出对时代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充分理解。

作家王安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长篇小说创作贯穿着一个总的主题——历史变迁。如何将小人物的命运与大时代、大历史有机融合,一直是王安忆在写作中所思考的问题。《一把刀,千个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讲述了靠一手好厨艺在纽约法拉盛谋生的淮扬菜厨师陈诚的故事。从上海弄堂亭子间到扬州高邮西北乡,从哈尔滨工厂住宅区到呼玛林场食堂,再到万里之外的纽约法拉盛,陈诚少小离家,从未进过学校。作家笔下,有主人公的故事,更有嬢嬢、姐姐、爷叔、招娣、舅公等人物,还有生疏的父亲、缺席的母亲……时代更迭之下每个人的命运与抉择在作者笔下一一铺展开来。

《有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是作家胡学文潜心八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巨制。这是一个起始于接“生”的故事,以接生了一万两千余人的祖奶为主干,以被祖奶接引到人世的众生为枝叶,构建了一个壮阔而又浩瀚的文学世界。小说的叙事时间从晚清到当下,时间跨度有一百余年,被浓缩在祖奶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的讲述中。作者用了足够的耐心向我们讲述百年人生的庞大和细小,写出了一方土地上众人的生命本相。

回归本真

记录时代 直指人心

真实的力量不容忽视。以事实为基础,非虚构写作对真实世界的独到表达展现了人们容易忽略的隐秘部分,试图以更有质感的叙事,深入还原事物本来的样貌。

思索付之行动,行动凝聚为文字,“行走”本身汇成了非虚构作品的强大动力。杨潇的《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将“行走”与“阅读”交织在一起,是一部融合了历史随笔、旅行文学和田野调查等在内的跨文体著作。从长沙到昆明,作者杨潇重走了1600公里联大西迁路,现实中非典型的公路徒步与历史上的求知之旅对话共振,是今日青年对历史的致敬与思考。

华夏文明是极具包容性的文明。文学批评家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围绕以长城为标志的“北纬四十度”地理带展开,摭拾故实、采编旧闻,将史书的零散记载贯通一气,以通达晓畅的笔法重新讲述了中间地带的瓯脱叙事,将定居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融合编织为壮阔的中国文化图景,在重构与再次对话的过程中,在不同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塑造的大背景下,呈现出饱含人文关怀和文学深情的历史价值观。

故乡、家园、亲情是古今中外永恒的文学母题。梁鸿及其“梁庄”系列是讨论非虚构写作绕不开的重要文本,从《中国在梁庄》到《出梁庄记》再到《梁庄十年》(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1月出版),梁鸿记录着梁庄多年来的变迁,也记录着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如果说《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是在倾听、记录、解析层面进行写作的话,《梁庄十年》则有意识地在倾听记录之后向讲故事的方向靠拢。同一人物,如五奶奶、万敏、明太爷、清立等,以不同姿态在作品中反复出现。时间的长河,生命的长河,一切都浩浩荡荡,永不复返。梁鸿想形成一种长河式的记录,想写出这长河般浩浩荡荡的过程,想让每一朵浪花都经过阳光的折射。

伊险峰与杨樱共同创作的《张医生与王医生》(文汇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尝试以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沈阳的两位工人子弟的人生经历,描绘出中国40年社会变迁的轨迹。串起书中故事的张医生和王医生,是作者伊险峰的初中同学,在国企改制、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他们凭借家庭的全力支持与自身的聪慧刻苦改变了命运。作者通过对两位医生及其家庭成员的采访,观察普通人在大时代中的沉浮与变迁,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社会图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成为高发的心理疾病。作家李兰妮的《野地灵光》(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可谓“生命之书”。作者从亲历体验与自我疗救出发,记录了自己住院治疗过程以及对医院的观察,对心理疾病的生理、病理、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深入思考,从社会认知与抚慰的角度显示出文学的多重价值功能。

纵然生命平凡如“微尘”,矿工诗人陈年喜仍想用文字“冲天一喊”。2021年,陈年喜接连出版了两本非虚构故事集:《微尘》(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台海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作者书写了一群平凡而朴素的劳动者,他们是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农夫、农妇、小作坊老板……这些人物虽历经磨砺,却活得热烈。而作者自己的故事,则贯穿始终:在烟尘和轰鸣中养家糊口,在工棚和山野中写下诗篇,真实记录着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

童趣慧心

弘扬传统文化 书写中国故事

儿童文学是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也是文化传承的最好方式。在书中感受中华美学和东方智慧,让传统文化迸发鲜活光芒。当每一束光芒照亮一个独特的中国故事,当世界开始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妙不可言,中国味道也就自然而然留在了每个人心里,成为宝贵而恒久的记忆。

无论现实题材作品还是幻想类作品,越来越多的儿童文学作家用生动的笔触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张子影《飞机楼》(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21年10月出版)是一本以飞行员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基础,运用儿童的视角和心态,讲述了女孩小竹在空军大院的童年生活。作品再现了父辈们的勇敢与付出,写出了家属院邻里之间的温暖与信任,呈现了人民空军充满荣耀、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赵丽宏《树孩》(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是一部涉及自然、生命、童真、人情,充满奇特想象的长篇小说。万物有灵的世界上,有一棵天真懵懂的黄杨树。一场山火后,黄杨树被雕刻家化腐朽为神奇,重塑为一个鲜活的木雕艺术品树孩,开启了在人世间的冒险之旅。接力出版社“中国民间想象力图画书”系列立足中国民间故事,用现代的价值观和多元的艺术手法重述传统故事,赋予经典故事新的生命力,把中国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观融入其中,让孩子感受故事的力量。

神兽、传说、穿越、冒险、异域风情……这些神奇的元素贯穿于由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家常怡打造的《敦煌奇幻旅行记》(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9月出版),故事以13岁的女孩罗依依“被绑架”穿越到敦煌壁画世界开始。在这个神奇的世界,她遇到了神话中才会出现的生物——天马,开启了一段奇幻之旅。作者以敦煌壁画中的历史、传说、人物为背景,演绎了一系列精彩有趣的冒险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千百年来敦煌特有的历史、西域文化和各民族古老又奇幻的想象力。

优秀的人物传记就像一扇窗,能让孩子们窥见榜样的人生历程。孩子们阅读传记,除了求知,更希望汲取伟人经验,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聚焦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为中华民族、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的先锋人物,其中有科学家,有文学家,有思想家,有航天员,有普通工人,有农民,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读者积累写作素材,了解时代发展,还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坚定的信仰。而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的“名家写名人”传记文学丛书,在人物传记和儿童文学的双重专业视野下,系统地对从古至今各行业杰出人物成长、成才的历程进行精心筛选,传主包括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文豪武将辛弃疾、大成智者钱学森、以笔为戈的鲁迅、科学旗帜李四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以独特的表达和叙事方式,挖掘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使孩子通古晓今,从中获得启迪。

崭新视角

捧读新知图书 以求格物致知

美国科普作家蒂莫西·费里斯曾说:“科学鼓励我们——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带着疑问生活,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无知。”人类需要“新知”的滋养,它时刻提醒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崭新的角度去观照世界与自身,向世间传递鲜活的生命力量,激发每一个孩子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激活每一个成年人对生活的热情。

即将到来的春节,无论是与家人团聚,还是就地过年,我们都清楚地意识到,世界发生了改变。其实,自从人类诞生开始,我们就在与细菌、病毒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而历史告诉我们对付它们总会有办法。张文宏与漫画自媒体陈磊的混知团队合作,融合了历史、医学、人文和科技,以独特的视觉化、脉络化的漫画科普方式推出了《超级大脑在想啥?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中信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梳理了改变人类历史和世界格局的9场大瘟疫:梅毒、天花、伤寒、埃博拉、霍乱、鼠疫、结核等。瘟疫带来的不只有苦难,也一次次重塑着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

捕捉技术先驱们的思想火花,重温两百年技术传奇。《什么塑造了今天的编程世界:漫画编程历史大事件》(人民邮电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精选两百年间56个改变编程世界的关键节点,兼顾广度和深度,贯穿多条技术领域的演化线索。不具备太多专业背景的读者,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图说,了解编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脉络,对话众多引领时代的技术天才。

化学元素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人类文明的走向?卖灯具的摊位上,LED灯仿佛一夜之间取代了普通的钨丝灯泡,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岩画创作者也许从不了解岩石内部的硅结构,可凿刻于石头上的画作却跨越了时空,成为如今研究文明发展过程的证据。不管人类是否已经意识到化学元素的存在,文明却一直都在这些元素的背景板上延伸。时空变幻,化学元素保持着定力,记录下人类文明的精彩瞬间。《元素与人类文明》(商务印书馆2021年10月出版)以五种重要的化学元素金、铜、硅、碳、钛为主线,将这些元素与人类文明的关联展现出来,读者能够在精彩故事中了解元素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每一个元素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有着不同的光谱,反射出人类文明的不同面。

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并对宇宙的奥秘孜孜以求。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不断加深,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进步也深深受益于天文和宇宙学及航天科技的带动。《征程: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科学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讲述了地球、太阳系、宇宙空间的相关科学知识,介绍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变迁、探索手段、探索所获得的重要发现,以及当前在探索太空中面临的科学和技术难题,探讨了地外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人类与地球的未来。